適逢兩會,有報道稱,中國版工業4.0規劃——《中國制造業發展綱要(2015~2025)》初稿已完成,重點實施領域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醫藥與生物制造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該規劃或將于今年上半年出臺。
“工業4.0”戰略的核心就是通過CPS網絡實現人、設備與產品的實時連通、相互識別和有效交流。從而構建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我們從德國的工業4.0概念得到的啟示是,格力空調的模式也是可行的。和德國相比,研發投入不足。而格力強調核心技術在創新中所發揮的作用,這對于我們從制造業大國到強國的轉變,是有意義的。提高生產力、加快產品上市、靈活的生產模式以及提高資源效率,是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的關鍵因素。為了實現這一轉變,需要先進的技術和高效的生產體系。因此,制造企業應該逐步轉向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從而將生產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為“引領制造業未來”做好準備。而數字化的企業平臺,就是企業實現全生命周期兩化融合的途徑。
中國要在工業4.0時代取得優勢,必須在構建信息物理系統網絡平臺上先行一步。一方面,在國家新的信息化發展戰略中加強對CPS的總體布局,研究制定CPS建設的戰略目標、重點任務、發展路徑和政策舉措。同時,在制造業發展、智慧城市建設、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等工作中加強前瞻部署和應用推廣。另一方面,可借鑒美國組建“國家制造創新網絡中心”的做法,組建一批國家信息物理系統網絡平臺,負責承擔基礎理論研究,組織力量研發突破CPS軟件、傳感器、移動終端設備等工具和裝備,推動重點行業企業的開發應用。
德國政府提出“工業4.0”戰略,并在2013年4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占領先機。該戰略已經得到德國科研機構和產業界的廣泛認同,弗勞恩霍夫協會將在其下屬6-7個生產領域的研究所引入工業4.0概念,西門子公司已經開始將這一概念引入其工業軟件開發和生產控制系統。
工業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傳統的行業界限將消失,并會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創造新價值的過程正在發生改變,產業鏈分工將被重組。
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認為,“工業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革命性的生產方法。該戰略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相結合的手段,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工業4.0”項目主要分為兩大主題,一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二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該計劃將特別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力圖使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
為企業銷量做大,成本降低 實戰輔導駐廠咨詢方案落地實在實用 一家專業從事企業管理咨詢的顧問機構 開源節流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專業 微信公眾號:kyjlcn 程學友老師微信號:cxym7793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入微信群《精益生產管理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