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P2P之比較
美國的P2P網貸起步比中國早,在美國最早的兩家網貸公司Lending Club和Prosper目前也是美國最大的兩家P2P平臺,它們占有美國80%的網貸市場。美國的網貸行業發展得并不像中國如火如荼,這與美國豐富的金融產品市場有關,也與嚴格的網貸監管制度有關。當前中國的網貸平臺缺乏監管和門檻要求,所以新晉者層出不窮,也難免魚龍混雜。在中國網貸平臺興旺發展的同時,倒閉、破產、跑路的平臺常常見諸報端,讓國人對P2P的印象不是非常正面。
大數據的應用
大數據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征信體系上。美國有較為完善的征信系統,只要進入征信系統獲得個人資料,就可以了解個人的誠信等級和狀況。所以美國的網貸行業不需要為借款人做更多的關于誠信、背景方面的調查。
但是,在中國,由于征信體系的不完善,如果要了解借款人的信用和財務方面的狀況,需要做很多的線下調查工作,這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
相比較而言,美國網貸行業在大數據應用方面比較充分,網貸行業發展一個客戶的成本可能也就包括貼郵票、發信函、或者電話、電郵的時間,再除以客戶的轉化率,所以開發一個客戶的成本往往也就幾十美元。而在中國,由于缺乏大數據的應用,需要做更多的信用方面的調查,開發一個客戶往往在幾千元以上。美國網貸行業成本很低,所以可以規模很大,發展得比較穩健。在中國,高昂的信用調查成本,制約了平臺的發展,為了保持盈利,平臺的貸款利率就會高,這實際上給經營帶來很大的風險,倒閉、跑路幾乎成為中國P2P平臺的另一個標簽。
平臺的性質
美國的網貸平臺屬于純平臺經營,主要的業務就是將借款人和投資人的信息進行匹配,不保障投資人一定能夠獲利。而在中國,就不僅僅是單純的平臺這么簡單,大部分都會提供擔保。如果沒有擔保,基本上就不會有人在這個平臺上進行投資。歸根結底,這都與征信體系的完善程度有關。
美國的網貸平臺從來都不會聲稱保本付息,因美國公民不會擔心欺詐問題,所以平臺最關鍵的是做好風險定價,而美國公民也是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相應風險等級的借款人進行投資,如果出現違約等風險,也會自己承擔結果,認為這與自己的投資選擇有關。
普惠金融
由于美國的網貸平臺能夠利用成熟的征信體系,大幅度降低運營成本,規模化經營,所以能做到低盈利,實現真正的普惠金融。在中國,由于較高的運營成本,網貸平臺距離實現普惠金融還有很遠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