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在中國過去三年時間里快速發展,帶來了行業的欣欣向榮,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新生事物在前進的道路上,歷來都不會一帆風順的,既有機遇也充滿著挑戰。
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會是怎樣的呢?本文將會從五個融合,闡述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方向。
互聯網金融開始出現的時候,有人大呼傳統金融將會被顛覆,它將像恐龍一樣從這個地球上消失?
真的會這樣嗎?
當年淘寶等電商如火如荼的時候,很多人同樣歡欣鼓舞:實體店將會關閉,以后的店鋪將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十年過去了,實體店經歷了考驗,雖有關閉,但也有新張。不但沒有削弱,大型的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卻陸續進入人們的視野,實體店也在轉型走線上線下的道路,購物中心里的實體店大都是體驗店。這說明電商推動了實體店的轉型,并未讓他們徹底消失。
互聯網金融的人才、風控體系、管理制度大都來自傳統金融。不僅如此,傳統金融也在擁抱互聯網金融,各種互聯網+的策略還在實施落地。
2014年網貸平臺的成交量不到3000億,而傳統金融在2014年的居民儲蓄有50萬億,從體量上都是無法相比的。另外,互聯網金融的錢都是放在哪里呢?還不是在銀行里,在銀行里開的賬戶。
所以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不是有你無我的生存競爭,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互生關系。互聯網金融需要向傳統金融學習人才的培養、風險管理、運營體系建設等;傳統金融需要向互聯網金融學習創新意識、互聯網思維、產品設計與網絡營銷。
未來,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的將會更加融合,走向一條道路,創新驅動和風險控制是他們都將一直面對的課題。
二、 互聯網金融與產業資本的融合
產業資本,尤其是上市公司、國資企業、世界500強企業在2015年上半年紛紛布局互聯網金融,搶占制高點,這也成為互聯網金融上半年的一個熱點。
大金重工于4月27日晚公告,簽署了增資協議,公司作為法人股東向旺金金融增1.5億,旺金金融旗下運營的投哪網(www.touna.cn)是國內領先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大金重工的這次投資表明了管理層以互聯網金融為切入口進入金融領域的戰略轉型。
熊貓金控在2014年設立了銀湖網及融信通,進軍互聯網金融行業。在今年的6月18日,熊貓金控擬定增募資不超過30.06億,用于互聯網金融業務建設。表明該公司在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發展方向上繼續加大投資的力度。
海南航空、海航資本、香港航空等共同出資成立前海航空航運交易中心,創新地將互聯網金融與航空航運行業結合在一起,利用他們在航空航運的資源優勢,為通用航空市場解決融資難,運營成本高的問題。航交中心成立首日,就為順豐航空通過跨境人民幣貸款完成飛機融資租賃業務。
互聯網金融廣闊的市場,靈活的思維方式,經常讓人驚艷的創新點子以及多樣化的網絡營銷推廣方式,這些都是互聯網金融企業具有的優秀的基因。而產業資本的資金優勢,良好的信用支撐能力,上下游供應鏈資源,這些又都是互聯網金融行業所渴求的。
因此,互聯網金融和產業資本的融合可以讓二者相得益彰,都能獲得長足發展,有利增加新的業務增長點,優化產業生態結構。
三、 互聯網金融與移動智能終端的融合
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承載著未來的龐大市場。首先,智能手機的性能在提升,然而銷售價格在下降,人人擁有一部智能手機正在成為現實。據統計,中國使用智能手機的用戶已接近9億。其次,人們隨身攜帶手機,使用手機的時間是使用PC時間的14倍。另外,移動終端有定位功能,當你到了商場后,手機能夠知道你所在的位置,會根據你的消費習慣及時為你提供你周邊的餐飲、購物、休閑等消費指南。
移動終端是連接用戶與消費的最好媒介,除了方便、快捷的購物消費,更為互聯網金融帶來無限想象的空間。
移動終端可以提更多的數據,諸如社交圈、活動范圍、消費習慣等,而這些可以為互聯網金融的產品設計帶來新鮮的靈感。相信,隨著人們對智能手機的喜愛和依賴,移動金融將是未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中之重。
在互聯網金融與移動智能終端的融合方面,移動支付、社交圈或移動社區將會是移動互聯網金融的切入點,也將會是移動互聯網金融快速成長的基點。
移動互聯網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在風控方面存在更大的考驗。除了互聯網金融存在的一些風險外,移動互聯網金融會出現一些新的風險,比如更多機會的信息泄露、密碼驗證等。另外,對于用戶對移動互聯網金融的信心培養也是一個新的課題。
四、 互聯網金融與社會的融合
過去的三年隨著中國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關于互聯網金融的一些負面消息也不斷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諸如P2P平臺跑路、票據理財平臺涉嫌欺詐,眾籌的股權運作不明朗等等。
互聯網金融從出現就以普惠金融、安全、方便、快捷的基因而受到普羅大眾的歡迎,但在現實中,它的前行也遇到了諸多的問題和障礙。
在網貸平臺行業有關統計,在2014年有47家平臺跑路,占P2P平臺的2.3%。給眾多投資者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也讓社會對網貸平臺增添了諸多質疑和不信任。也給其他正常運作的P2P平臺帶來發展的阻力。這也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建立信任很難,失去信任再重建是難上加難。
所以互聯網金融行業要與社會融合,也就是需要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維護互聯網金融行業在社會上的創新開拓的正面形象,避免發生群體性的金融問題。如果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護,失去投資者的信任,互聯網金融又談何發展?
互聯網金融在前進的道路上,一定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但只要行業內的企業能夠自律并自發自覺地自我監管,就能避免出現行業問題,也能樹立互聯網金融行業在社會和人們心中堅實的良好形象。這也將有利于行業長期健康有序的成長。
五、 互聯網金融與監管的融合
互聯網金融與監管的關系,不是貓與老鼠的關系,恰恰相反,互聯網金融只有在強有力的監管體系下才能更好地發展,才能獲得行業內外、社會的認可。
如同孫悟空去西天取經,他頭上的緊箍咒幫助他施展通天本領,驅妖降魔。如果沒有頭上的緊箍咒,孫悟空頑劣的本性難以控制,勢必影響他協助師父西天取經。完善的監管制度,就猶如互聯網金融行業頭上的緊箍咒,對行業發展是監督和管理。
2015年7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司長張濤在“2015.上海金融年會暨外灘互聯網金融外灘峰會”上表示:“創新驅動和風險防范不是對立的。”他又繼續闡述:創新驅動能滿足、順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充分反映市場各種風險信號,也可以以市場的方式,更早獲得化解防范市場風險的手段和措施。
隨著監管靴子即將落地,互聯網金融行業將監管的精神和原則滲透到行業行為規范中,滲透到企業的管理制度和風控體系中,將會是水到渠成和必然的結果。
相信,人們在聚焦互聯網金融的同時,也在聚焦該行業與監管融合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