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民,于建民講師,于建民聯系方式,于建民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企業運營專家 資深營銷管理專家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于建民:雷軍困局!注定難做老大
    2016-01-20 1967

    雷軍困局!注定難做老大

    ——雷軍的時代一半火焰一半海水

            不可否認,雷軍和小米所創造的業績是優秀的,但是離頂級企業還是有距離,無論是技術積累、人才積累,還是企業文化沉淀、國際視野,都與頂級企業有著很大距離,而這種距離決定了難以做老大!

           導讀:“既生瑜、何生亮”是頂級英雄相處時期而生的無奈,在雷軍身上,卻也上演著這種無奈!

           這兩年的中國商界的風云人物中,雷軍絕對占據一席,無論他本人,還是他所創立的商業成就,都已成為了中國商業重要的一頁,然而這個過程中卻是火焰與海水并存,總是充滿著矛盾。雷軍曾先后兩次走上巔峰,但卻又兩次遭遇強勁對手的沖擊,這種輝煌與沖擊并存,火焰與海水并存的人生,既體現著其人生的矛盾,也體現著商界競爭的殘酷。

             ▎一半是火焰

          雷軍先后兩次站上了行業巔峰,一次是金山早期,另一次就是近兩年大火的小米手機,前者讓他成為行業佼佼者,后者奠定了其在中國商業江湖的地位,這兩次成功的火焰,都曾把他推到一個矚目的高度。

           1)小米前傳——早期的金山傳奇

            沒有小米前傳——金山的經歷,不可能有雷軍后面的小米傳奇!

            雖然看似在40歲之后,雷軍達到了人生巔峰,成為全國熟悉的商業明星,但實際上二十年前,雷軍在國內的IT行業,已是風云人物。如果沒有雷軍的前傳——在金山的那段日子,沒有金山的經歷,就不會有后面的小米傳奇!

            雷軍不是今天才開始走紅的,他也不是一個普通的創業者,雖然眾多今天的年輕人把他視為創業的偶像,甚至是草根創業的偶像,但實際上,雷軍的小米傳奇可不是草根創業,小米是他事業的第二春,是他在人生資源、能力、資金等長期積累后的一次厚積薄發。

           大學時代的學霸

           大學時代的雷軍就是一個學霸級的IT軟件高手,在武漢大學讀計算機時,他用2年時間就修完了所有學分,匯編語言考取過滿分,也是學校里那20年時間里僅有的2個獲得滿分之一,大二開始研發軟件,所編寫的軟件,獲得過湖北省大學生科技成果一等獎,在《計算機研究與發展》上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入選第一屆青年計算機大會論文集,更甚至被湖北公安廳請去講課,內容關于反病毒技術。

            畢業后進入了IT業的明星企業

            1992年,雷軍加入了金山——由中國第一代的IT軟件業的巨星、有“中國第一程序員”之稱的求伯君所帶領的軟件團隊,求伯君是中國第一批軟件英雄,他在1989年寫出了國內填補了我國中文字處理軟件的空白,在1990年就創造了上億的銷售額,而當時另外一位與求伯君在中文處理軟件系統上齊名的就是“商業戰神”史玉柱,求伯君的WPS與史玉柱的巨人旗鼓相當的PK,算是兩位頂尖級技術天才的對決,成為當時IT行業的盛事,求伯君與史玉柱相同的是,都是技術天才出身,所不同的是,史玉柱本人不僅是技術天才,更是一位商業天才,他所取得的商業成就遠大于求伯君,和其帶隊的金山。

     

            圖1 求伯君與史玉柱,當年“中文處理軟件”的雙雄天才

     

            圖2 求伯君與雷軍

            而其后,金山軟件又相繼發布了金山詞霸、金山快譯、金山毒霸,以及進軍網絡游戲領域,是當時國內最著名的IT公司之一,可以說是國內IT業的黃埔軍校之一。

            而雷軍是一位業內公認的年少得志的IT業才俊,憑借出色的能力,雷軍在金山公司連續升遷,在29歲時(1998年)已擔任金山公司總經理,成為金山的第二把手,在31歲時(2000年)已擔任經過改制后的北京金山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可以說絕對也是天才型的青年才俊,而眾多未來著名的IT大佬在那個時代還遠未成名。馬化騰、丁磊等人剛從學校畢業到電信局上班,李彥宏還在美國念書。

           遭遇微軟沖擊差點關門 8年沖擊上市

           在上世紀90年代一段時間里,金山是中國軟件的旗幟性企業,但是到了1995年,金山的榮光一下子戛然而止,更甚至差點關門。1995年,國際IT企業開始進入中國,微軟也進入中國市場,憑借windows 95中文版,一下子打敗了WPS

            而在微軟和盜版的沖擊下,金山受到影響極大,而恰逢項目“盤古”遭遇失利,讓雷軍第一次品味失敗的苦酒,在面對公司困境的挑戰上,雷軍進行了崗位轉換,他放棄了一生最熱愛的角色——程序員,開始向一個市場人員轉變。他成了公司里最拼命的促銷員、公關人員、銷售員……在艱難的爭奪中,雷軍也被逼著完成了從程序員到商業操盤手的轉型,這些也為他后來打下了基礎。

            而1996年,27歲的雷軍做了一個年輕人的內心倔強的決定——堅持WPS、要奪回市場,這個讓金山在一段時間里下困境中掙扎,這也是雷軍后來反思風口論的一個原因,倔強決定的結果,在當時,不僅沒有實現奪回中文軟件處理市場戰略目標,而且導致此后金山的詞霸、毒霸、游戲,所有都是為了賺錢養活WPS團隊當時恰好是互聯網興起的機會,騰訊、百度、阿里巴巴都在那之后崛起。而金山卻陷入了連續的困境中,一直在不斷的轉型中嘗試、又嘗試。

           直到2002年,盛大憑借網絡游戲異軍突起,甚至把陳天橋一度推到中國首富的寶座,讓大家開始意識到網絡游戲的價值,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從傳統的游戲機、PC游戲,到大型互動網絡游戲的新盈利模式,也引發了金山公司前去取經,而作為PC時代就有游戲積累底子的金山,結合盛大開創的在線網游的盈利模式,終于扭轉了金山長期陷入的困境。

            2003年,金山正式進軍網游,先后推出《劍俠情緣》、《封神榜》等幾款游戲。2005年,網游收入即超過應用軟件的收入,達到0.58億元人民幣,2006年,這一數字上升到2.15億元,兩年內翻了兩番,成為了公司公司主力業務,在2006年、上市前一年占比超過65%。

            與網游業務高速增長相伴的是,在雷軍力挽狂瀾帶領下,金山終于走出低谷,2007年,金山歷經八年時間、五次沖擊IPO,終于依靠網絡游戲業績實現上市,無論是長期奮斗金山員工,還是作為重要功臣雷軍都獲得了巨大回報,作為重要股東的雷軍(占股14.9%)身家過億,也實現財務自由夢想。

           不過市值遠低于同期上市的阿里,與百度、騰訊等相比等相比同樣有距離,特別是當時的新貴盛大2001年推出《傳奇》、2004年就實現了美國上市,陳天橋更是一度成為中國首富,而金山作為中國IT業最早的開創者,起的比較早,收獲比較晚,結果也有差別,個中滋味不言而喻。

     

           圖3 金山上市圖片

            不過總算是把艱難的上市長征告一段落,而在上市之后不久,雷軍便以以健康原因辭去總裁與CEO職務,短暫離開金山。那時離雷軍加入金山剛好16年,雷軍的一個朋友說,“那一陣他身心俱疲,離開是最好的選擇。”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在當時雷軍已經表現出了對即將到來的移動互聯時代的關注,也算是為此后的下半場—此后上演的手機行業的商業奇跡做了鋪墊。

           化身投資大佬反思前后經歷再上新境界

             在2007年上市后,雷軍端在離開金山的時日,卸下長期扛著的包袱,有了一段相對輕松的時光,進入了投資領域,并頗有建樹,成為業內公認的投資大佬之一。

             在2000年,雷軍曾主導過一次內部電商類創業項目——卓越網,在2004年以7500萬美元賣給亞馬遜,讓雷軍回報頗高,而之后的拉卡拉、UCWeb、多玩、多看以及上市的YY等,都是雷軍投資的成功代表案例。

             金山前后的經歷,以及做投資、特別是互聯網的投資讓雷軍有了很多的思索,這個過程與中國商界的戰神史玉柱極其相似。

            史玉柱在早期的巨人挫折后,陷入過深思,對以往的諸多商業運營進入過深刻反思,而后上演了驚天大逆轉,憑借腦白金商業運作中的一系列獨特運作,特別是對自己前及行業諸多商業運營手法進行了思索、整合與創新,并再度東山再起,更甚至推到之前未曾達到的一個高度。而雷軍的小米傳奇與此極為相似,正式因為對之前金山時期、以及自己在離開金山做投資時期的諸多思索,也才有了后面小米的商業運作奇跡。

           很顯然,如果沒有過去的經歷和反思,很難有后面小米的傳奇,正是金山時期積累的諸多經驗、反思,人脈、資源、資金等,讓雷軍在未來有了大的動作。

             在雷軍小米創業時,幾百人的技術團隊,合伙人更是一支豪華團隊(創始團隊中有來自微軟亞洲研究院、摩托羅拉中國研究院的高層,同時也有其金山的嫡系團,雷軍本人也一直是IT業的風云人物)、以及手握知名投資人的投資等,這不是一個草根、屌絲的創業,而是一批精英多年積累的厚積薄發!沒有之前的厚積薄發,很難有后面的小米傳奇。

           2)小米手機傳奇——四十歲新的巔峰

            誰都沒有想到,雷軍在40歲開始的創業,竟然能再次達到這樣的高度,以一個小米手機震撼了業內,重新回到了商界焦點。

           第一把火整合諸多手法,開創國內手機推廣新模式

           在小米的運營過程中,如我們前面所說,雷軍像史玉柱一樣,對前面諸多營銷推廣手法進行了總結和提升,達到了一個新的推廣高度。

           在小米的推廣中,我們看到了喬布斯的運營手法(喬布斯推廣蘋果的發布會、炒作模式,以及所開創的硬件+軟件+網絡平臺的模式)、魅族的運營手法(論壇模式、與粉絲的互動)、阿里的推廣手法(新聞炒作)、以及互聯網特有的軟件推廣模式(米柚、米聊借鑒了騰訊的軟件推廣來帶動其它的推進模式),更甚至小米吉祥物也借鑒了QQ企鵝吉祥物的方式。

           在這一點上,雷軍放下了過去的身段,對諸多有效的手法,都進行了全盤吸收、總結、提煉,一下子就和國內的同行在營銷推廣上拉開了距離。

           學習力是商業競爭中一個重要的能力,能否快速吸取行業優秀經驗,也是能否取得成功的一個關鍵要素,這一點上,雷軍的學習、總結精神非常值得商業人借鑒,而他本人也確實對中國手機行業的營銷推廣做出了貢獻,也吹響中國手機行業第二次春天到來的號角。

           于是,在2010年就開始籌備的手機項目,在聚集了幾百人的技術團隊,幾位來自谷歌、微軟、摩托羅拉的技術高管加入后,經過近1年多的籌備,在2011年下半年,小米手機正式上市,加上把握了當時大環境上難得的“勢”(因為蘋果iphone掀起的手機革命,手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從功能機向智能機轉換潮,諾基亞、摩托羅拉、黑莓等大佬紛紛被擊落,空出了大量市場,而國產手機反應相對較慢,空間巨大,同行反應慢,有了難得的市場機會),小米在上市后獲得了飛速的發展,無論是外在環境、難得的行業大變機會、還是內在的資源、能力的積累,都創造了很好的機會,也成就了小米傳奇的開始。

         圖4 2011年8月 雷軍發布紅米1

           雖然雷軍堅持風口論,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可以說是天道酬勤,這次手機行業機會的出現和把握,也是對雷軍長期業內公認的勞模精神、對新事物的敏銳關注,給予了回報。

           而同時我們也看到,一個事情的成功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必然性是小米手機的成功,與“雷軍持續努力、對移動互聯的敏銳把握,對過去經驗總結的升華、以及資源的積累整合”密不可分,注定了必然會有所成就,但是,也有一定偶然性,就是手機行業大變革的難得機會,多少年出現一次的大機會窗口,這也是為什么雷軍同樣的方法,操作依然犀利,但是在平板市場、電視市場,卻沒有取得相應成功的原因。

           第二把火推出千元機,火燒中國山寨產業

           2011年創立,2012銷售719萬臺,小米在震驚行業的同時,也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同行的沖擊,加上當時一度盛傳蘋果將會推出中端價位產品iphone5C系列,會對中端價位手機形成沖擊,雷軍再次推出了低端價格的千元機——799元的紅米,搶占了傳統山寨機的市場,同時產品銷量再次放量,2013年、2014年分別達到了1870萬臺、6112萬臺。這其中紅米系列做出了巨大貢獻,銷售占比達到了60%

     

           圖5 2013年,雷軍宣布推出799的紅米

           在這里要幫大家補習一個知識,并不是雷軍和小米拉低了智能機的價格,特別是紅米系列,應該說,中端以及中低端價位的國產手機一直存在,手機行業和很多行業在價位上存在類似的特點,國際品牌占據高端,國內知名品牌占據中端,雜牌占據低端,在手機行業,千元機一直存在,在中國一直有一個龐大的山寨機產業,深圳的華強北為代表的全國各地電腦城、手機城,都有龐大的山寨機銷售

           雷軍進軍千元價位的紅米,實際上是切割了山寨機的市場份額,當然,從企業運作上,這個邊界的打破,雷軍敢于拉下身段進軍低端市場,也是很有魄力的,如同他的第一把火,放下身段學習同行的推廣手法一樣,這種放下身段的精神,同行也很少做到,在雷軍剛推出紅米的時候,魅族的黃章曾評論雷軍“沒有底線、無下限”,但是之后覺醒的魅族還是復制了這一產品策略,業績也獲得了飛躍。

           這是小米成功路上重要的兩把火,一把火是把握了行業巨變的機會,通過對傳統推廣手法的成功整合,實現了品牌的成功啟動,第二把火,通過搶先進軍千元機市場,與對手拉開距離,銷量再次暴漲,這兩把火成功的把小米推到了中國手機行業的前沿。

            與這兩把火相比,其它的相比就遜色多了,無論是進軍平板、做電視,還是別的,銷售額都遠沒有達到這個級別,小米手機依然是其中的收入主力。

             在小米成功的過程中,也對中國手機做出了貢獻,也開啟了中國國產手機第二次復蘇的大幕,可是在2014年,小米達到巔峰的時候,卻迎來了一個轉折,2014年的第四季度,小米手機出現了環比下降,這是小米發展史上第一次出現的情況,它不是偶然出現的,而是在傳遞一個信號——小米的轉折期來了,長期的高速發展要結束了。

             雷軍再次遇到了在金山時要面臨的問題——強勁對手出現了、轉折出現了!

               ▎一半是海水

            商場總是殘酷的,有成功的輝煌,也會有諸多無奈,畢竟一個行業中的競爭者不是只有一個企業在參與,有多個對手在參與,而對手的強勁與否直接決定企業的空間,甚至生死。

             這一次,雷軍和他的團隊再次遭遇了金山時所面臨的問題——強勁的對手,雖然這次與上次相比,它在推廣上比上次上了N個段位,但是在產品和技術的積累沉淀上,卻遠沒有達到,一直走在模仿的路上,無法做到引領,于是,在巔峰之后,打擊成功的海水來了。

            1)媒體追捧過度

            既成就了小米也引發了它的自我迷失

            四處鮮花掌聲的時候,既可以獲得歡呼、對其成功肯定,同時也會把企業推向驕傲的一面。在2012年小米獲得巨大成功之后,媒體開始了對雷軍的追捧,甚至狂熱的追捧。

           在一開始,雷軍和小米從商業推廣的角度,開始甚至不斷地尋找媒體報道的機會,在新浪微博火的時候,制造“在新浪微博首發”的話題,在微信火的時候,制造“在手機通過微信首發”的話題,后面又制造“在QQ空間首發”的話題,不斷制造著上頭條的機會。這些上頭條確實給小米形成了很強的傳播推廣效果,包括雷軍的各種理論“風口論”、“學習谷歌”“學習同仁堂和海底撈”“學習阿里巴巴”“好市多理論”等各種層出不窮的理論,極大推廣了小米的知名度。

            但是隨著媒體的報道,小米和雷軍都在陷入一種過度神化之后的迷失,例如2014年底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因為傳統企業都是10%多的增長率,互聯網剛開始玩命地150%甚至200%地增長”,一轉眼,這句話在2015年就被很慘的打臉了,小米手機的銷量增長在2015年跌倒了不到30%,而銷售額增長,更是非常低,市場是動態變化的,大環境和競爭對手都不再是小米剛入市的那個狀態,而雷軍和小米卻依然盲目自信的按照過去的狀態衡量小米,在20153月,更是高調表示年度目標調整到了1億部,結果卻是不斷將目標調低,先是降至8000萬部,然后在年底更是表示能否完成8000萬部銷量已不是第一重要的事了,言外之意完不成了,甚至只是7000萬部多一些,于去年的6112萬臺相比,那150%、乃至200%的增長呢?

           媒體的過度追捧、過度神化,在成就了小米的同時,也把“狂熱”“發燒”傳遞給了小米,小米自己也“發燒”了,陷入了自我神化之中,導致對行業及競爭對手的看法過度樂觀。

           與小米成功形成對比的是,小米的成功,是因為對行業和競爭對手、以及自身的冷靜認識而成就的,而媒體過度追捧狂熱之后,小米自身已經無法客觀理解競爭對手、自己了,兩者的對比,結果也不言而喻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狂熱的過程中,更是出現了一些怪事,一些販賣所謂小米理論的培訓者,也賺得盆滿缽滿,只是在2015年發現自己販賣的理論源也不行了,課程銷售也大受影響)

           2)競爭對手或強勢,或崛起

          大幅度壓縮小米的市場空間

           在媒體之水來臨的時候,小米的競爭對手也在紛紛崛起,對給小米的成功之火潑著海水。

           ◆國際對手

            雖沒有像上次一樣切割,但是優勢明顯

           雷軍的這次征戰,所遭遇的國際對手,雖然沒有像之前金山所面臨的壓倒性沖擊——被微軟整體性壓垮,但是手機行業的兩個國際對手蘋果、三星依然不容小覷,實力強勁。

           其中,蘋果在這兩年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長,特別是在小米遭受重大沖擊,銷量、銷售額增速不斷下滑的2015年,蘋果無論是銷量,還是銷售額仍是非常驚人,蘋果公司2015年第四財季營收為515.01億美元(約3338億人民幣),凈利潤為111.24億美元(約721億人民幣),大中華區(中國市場)營收為125.18億美元(約811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的62.92億美元增長99%,要知道,這可是一個季度的收入,而且它占全球手機行業的凈利潤飆升至92%、甚至是94%

          而另一個對手三星,依然保持著全球份額第一,三星在2015年第三季度的全球出貨量蟬聯世界第一,所占的市場份額高達25.6%,而小米的份額已經下滑至3.8%,接近于華為7.4%的一半。

     

           圖6 蘋果憑借技術、商業優勢一家公司占據整個行業92%凈利潤

           ◆國內對手

           一個如微軟一樣的強勁對手——華為

           似乎命的問題,雷軍總會遇到強勁對手,在金山時期,遇到了微軟的致命沖擊,一個中國IT行業的巨星隕落,陷入虧損泥潭。而當雷軍40歲后憑借小米再次冉冉升起之后,再次遭遇了一個重量級對手,相對與上面提到的蘋果、三星而言,沖擊最大的要數國內IT行業的巨頭——華為。

           短短四年時間,華為已經取代了小米,成為中國手機行業的新領軍企業,以技術驅動引領手機新風潮,從2013年開始PK小米,吹響華為B2C大轉型的號角,到2015年形成了整體碾壓,只用了極短的2年多的時間。

     

           圖7 華為2015年銷量突破1億部

            2015年,華為手機的銷量已突破1億部,將達到小米的1.5倍,而由于華為手機的均價大幅提升(中高端整體占比已超越30%),銷售單價超過小米,2015年手機整體銷售額將達小米手機2倍,兩者在2015年已大幅甩開,在2015年,華為先后推出的榮耀7、榮耀7iP8Mate8等多款旗艦級均取得了叫好又叫座的不俗成績,相比較,小米的產品則有些太弱,所謂的互聯網思維最終敗給了經典商業原則——產品力、品牌力為王。

           這就是華為的實力——一個產品技術積淀、人才積淀非常強大的企業,而且和國際化的企業真刀真槍的PK,攻下國際通信市場前沿位置的頂級企業的實力。

           與這樣一個企業PK,小米確實有些艱難,兩者在技術、人才積累,企業底蘊、文化,乃至國際化視野上都有太大差距,不可否認小米是個優秀企業,但是華為無疑更優秀,甚至是偉大、卓越,這就是兩者區別,就像“既生瑜、何生亮”困境,小米是高手,但華為更厲害的卓越者,兩者處于同一時代PK,既是棋逢對手幸運,也是無奈于后者更高一籌的遺憾。

          其它強敵也已崛起

           除了華為之外,OPPOViVO這兩個主要的強敵也在崛起,OPPOViVO這兩個同出一門——中國商界黑馬軍團步步高派系的力量,也是繼華為之后沖擊最為大的強敵。

          它們在中國商業屢創奇跡,從DVDVCD,到無繩電話、再到學習機、手機,這個黑馬軍團在進入后,無不掀起一陣旋風,并且進入行業前三,甚至牢牢占據老大位置、一再上演著商業傳奇。

     

          圖8 OPPOViVO 出身步步高派系的中國商界黑馬軍團

           這支黑馬軍團的手機在2015年的增長同樣與小米形成了對比,銷量的增長都超過了60%,單品牌的零售額均超越了小米手機,甚至達到1.5倍,2015OPPOViVO的凈利潤各自都超過了60億人民幣。

           除了OPPOViVO外,兩個大佬中興和聯想也在努力提升。

           其它相對級別弱一點的對手,雖然與小米相比,還有些距離,但是在借鑒小米的推廣后,也取得了飛速增長,這其中最為代表的是魅族,這家極具個性氣質的企業,在2014年的覺醒之后,獲得了飛速增長,在2015年突破了2000萬部,相對于2014年的440萬部,實現了350%的增長,此外,還有新加入戰局的其它對手。

           這些對手或強勢、或致命沖擊,或快速增長,一方面,華為這樣的強勢對手,從上面將小米從中國手機領軍的位子上推了下來,成為國產手機新領軍;同時另一方面,中級或者中低級對手從下面切割小米的市場,這些都在極大壓縮小米的空間,2015年已經發生了轉折,而2016年肯定會比2015年更慘烈。

           3)自身的迷失

           在環境驟變、競爭對手快速崛起的時刻,小米卻陷入了一個陷阱——自我迷失,

           在小米的內部很長一段時間里陷入了一種迷失,如我們上面所說,媒體的作用,不僅成就了小米,也引發了小米的迷失,而小米內部,也在有意無意的劃入自我迷失的陷阱——因為成功而陷入的驕傲自滿,各種理論滿天飛,各種活動的走秀,各種理論橫飛,各種經驗分享、寫書等,小米成為了風頭不讓娛樂明星的明星。

            同時,面對競爭對手的進逼和實力的強勢提升,不僅沒有正視,并且說著讓人莫名奇妙的話,比如面對華為的飛躍,小米公關負責人竟在微博上發表“華為手機都賣到非洲去了”這樣的言論,作為一個公關部負責人發表水準的微博,真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更反映了其內部的自負與自滿。

            而與自我迷失、各種走秀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在各種新理論層出不窮的同時,自身的產品競爭力卻一直沒有與走秀頻率成正比的提升,與對手的差距被不斷拉大,華為在嫻熟掌握營銷推廣后,連續憑借多款叫好又叫座的產品,成功登上國內手機行業的王座,也許這個問題從一開始就注定了——雷軍在發布小米1時表示“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也注定了后面設計力的軟肋,而這一點在于已經成為快時尚的手機行業,硬件設計——手機外觀是重要的競爭因素,小米手機競爭力也因此不斷下滑。所謂互聯網思維,終究是工具,商業PK終究要圍繞產品力和品牌力這個核心來努力,脫離了優秀的產品力和品牌力,再美的概念也只是概念,沒有實際意義,與實際競爭無益,在這個過程中,雷軍和小米在向大眾推廣的過程中,把自己也迷失了、搞暈了。

           在這里我們對比另外兩個企業——華為和三星,這個企業之所以可怕,不僅僅是他們一直不斷進取,更可怕的是他們在巨大成功后,依然放下身段,充滿了極度的危機感,如華為的教父經常以華為冬天來提醒華為人放下輝煌、重新踏上進取之路,這一點在華為手機的成功上至關重要,在華為榮耀取得成績的2014年初敲打華為手機部門“你們又說電商要賣2000萬部手機,純利潤1億美元,一部手機賺30元,這算什么高科技、高水平?現在賺幾億美元就牛起來了,拿自己的長板去比別人的短板,還沾沾自喜”這個敲打也促進了華為手機的進一步提升,有了后面更大的成就。

           而另一個業內大佬——三星帝國,三星這家企業一家公司占據了整個國家20%GDP,從一家賣雜貨的小店到韓國最大財團,與其危機意識密不可分,三星會長李健熙時刻強調注重變化,并甚至表示“除了老婆孩子不變,一切都要變”。總是強調“這是個永恒的危機、我們正身處險境!”。即使三星在取得巨大成功后,依然如此。

           小米在取得成功后,陷入了自滿,而華為在登頂國際通信運營領域后,依然保持低調,沒有到處販賣華為的成功論,而三星成為韓國最大財團后,也鮮見到處走秀,販賣三星成功論,這就是偉大企業之所以偉大之處。小米與成為頂級公司還有很大差距。不僅僅是技術、人才積累上,更是在心態、視野、格局上的存在著差距。

            ▎商業的馬拉松

             既生瑜、何生亮的殘酷

            商業競爭實際上是對手之間的博弈,甚至是幾大高手之間的博弈、PK

            高手之間的過招直接影響著戰局的變化,直接影響著對方的份額,特別是在行業從高速增長陷入零和競爭狀態(你多我少的激烈競爭中),任何一方的強大,也就意味著對手市場份額的失去。

             而對于處于領先的幾個企業,往往也是幾大頂級高手的PK

           “既生瑜、何生亮”是一個三國時代的困境,也是一個穿越時代的困境,幾個高手同處一時代,即使棋逢對手的榮幸,又是面對更高對手的無奈。

            周瑜、諸葛亮兩大高手的同時代PK,即使周郎敗于諸葛亮,也不能否認周瑜的才華出眾,遠超其他人,但是沒辦法,諸葛亮才華更高,與頂級對手博弈是幸運,也是不幸。

     

           圖9 既生瑜、何生亮的無奈

            在手機行業里,蘋果、三星,以及冉冉升起的華為,是三大超一流的高手,都能從技術上、到商業運營上,做到領先行業,它們過往的戰績,已經證明了他們的犀利!一個是全球IT行業的開創者和引領者,開創了IT行業和手機行業多個新時代的領先企業,一個是從小雜貨店做到占韓國GDP20%的最大財團,還有一個是中國最成功的國際化技術企業,一路拼搏,擊敗多個國際通信巨頭,讓國際著名通信巨頭汗顏的公司,這些矚目戰績,以及他們居高依然時刻以危機提醒自己的心態,都讓他們遠遠超越眾多對手。

             而小米,雖然也是高手,是手機行業一流的高手,但是這個一流,顯然還沒有達到超一流的級別,與超一流的三大大佬有著差距。

             打個比喻,小米是段位極高的武林高手,但是蘋果、三星、華為屬于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級別的超一流高手,兩者之間,還是有著很大差距。

             這也是小米和雷軍必須面對的困境,正如其上次、金山時期面對微軟這樣的超一流高手一樣,在手機領域,這次同樣面對了超一流高手——蘋果、三星、華為,而同時又面臨ViVOOPPO這樣同一級別的一流高手追趕。

            一流高手,通過努力,可以達到“次超一流”的層次,但是難以達到超一流的境界,除非超一流高手出現問題,滑落到“次超一流”、甚至是一流水準,才能實現超越;而如果一流高手,如果發揮不好,也會滑落到二流,前端時間小米的自負,讓其滑落到后者,幸好前兩年(20132014年)打下的底子還好,與對手存在一定差距,否則2015年遭遇的沖擊會更大,不止是被華為碾壓,更會被ViVOOPPO等超越(而實際上ViVOOPPO銷售額上已經實現了超越),如果不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保持一流段位,或者提升至次超一流段位,小米和雷軍的手機江湖位子將極度危險!

             ▎火焰與海水之后

                希望能夠涅槃重生

            在2015年的1125日發布會上,雷軍表示“小米現在的心態有些扭曲”“今天的這個發布會,也是小米放下包袱,認真做產品的新起點”,表明了對此前已經進行了反思。說明雷軍已經意識到小米的問題,1)心態扭曲 2)產品力的不足

            但是路是很長,小米如何調做好調整,如何適應這種新常態?

            1)內部如何調整心態?

            當高增長變為低增長,甚至下滑之時,員工的信心發生變化,是否接受這種變化,猶如過去一直高歌猛進的打勝仗,突然開始遇到強力阻擊之后,士氣必然會受影響。

             同樣,當習慣了過去高增長,面對這種變化是,必然會有對于信心的沖擊,心態上如何進行調整,也是重要問題。

            2)產品力如何強化?

            今天,雖然小米被華為超越,面對ViVOOPPO的沖擊,但是小米的營銷推廣仍然在業內屬于領先位置,最欠缺的就是產品力,產品力的提升是個難題,畢竟技術的積淀不是一日可成。

            華為在P系列通過P6實現了中端價位手機突破,但是之前經歷了P1——P5的沉淀,同樣Mate系列通過Mate7實現了突圍,但是之前同樣經過多系列的沉淀,今天華為的P系列、榮耀系列、Mate系列都取得不俗反響,而小米在除了價格優勢外,在產品上的提升仍需要時間(每款仿制痕跡太明顯,缺乏自己獨特的設計風格),最新發布的紅米Note3 采用了ODM外包合作模式,由龍旗設計生產,說明了其已經開始接正視自身設計的軟肋,同時也說明了小米自身設計能力上需要提升,還需要時間。

           幸好,目前市場和競爭對手的狀況,讓小米意識到一些不足,開始正視和調整,如果沒有意識到,仍然躺在過去的功勞薄上,那么就危險了,希望小米能夠涅槃重生。

           畢竟小米不是行業里超一流的公司,能夠在技術上做到引領行業,如果做不到,沒有大幅領先對手的優勢,不是超一流,還迷失自己,那么后果極其危險,2015年這種危險已經展現了,2016年形勢更嚴峻,如果還不調整,將會更加危險!

            ▎商業注定了企業的生生死死

               時刻要有危機感

             就像俞敏洪所說“這樣的時代、生生死死成了常態”,做企業注定了生生死死,注定了與對手的PK。商業是殘酷的,一個遵循叢林法則的領域,綜合實力強大的自然勝出,成為行業領先,占據行業優勢。

            如我們上面所說,對手是有差距的,超一流對手、一流對手、二流對手、三流對手……乃至于不入流的對手。

             在殘酷的商業PK中,企業都時時刻刻要有危機感,如同三星的李健熙所說“這是永恒的危機,企業永遠身處險境”,企業時刻要給自己清零,讓自己處于清醒的狀態去努力。

             如果不努力,超一流的企業會淪為一流、二流,而一流的企業不努力,會滑落成二流、三流,這種變化將極具影響其競爭力。

             小米雖然達不到蘋果、三星、華為的超一流,但是在行業屬于一流還是沒有問題,還是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如果好好發揮,在行業保持前列還是沒有問題,但是如果過于自滿,不注重提高自身的競爭力,自身的位置將會很危險,而這就是商業的殘酷!

             而目前,小米無論技術優勢、人才優勢,還是企業文化沉淀、國際視野等,都與超一流還有差距,注定短期難做老大,相對而言,能否保住行業前沿位置,都是至關重要的!商業很殘酷,以實力說話、以實力博弈!

            這就是商業,綜合實力PK的競爭!

             雷軍的經歷,雷軍所打造的商業傳奇,他的成功所傳遞的信息(技術的領先、學習精神造就的推廣領先),以及被沖擊所傳遞出的信息(技術落后,綜合實力的落后,就會被超越),都深深的值得商業人思索!

     

            圖10  金山時期的雷軍

     

             圖11 小米時期的雷軍

           雷軍20多年的經歷,已從一個年輕的IT才俊,站上過IT行業巔峰,又走到了中國商業巔峰,從一個充滿銳氣的青年,變成飽經商海的大佬。

            這20多年的變遷,是一個人的故事,也是中國IT業和手機業的發展故事,一個見證中國商業變遷的故事,同時又體現商業競爭復雜性的故事,更值得所有人深思!

              作者:于建民——《中國營銷成功寶典·科學策略營銷》(修訂版)作者

    上一篇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熟妇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在线视频国产一区| 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社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 日韩十八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91精品一区| 欧美av色香蕉一区二区蜜桃小说| 亚州日本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aⅴ一区二区三区无卡无码| 国产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夜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eeuss鲁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国产午夜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DV内射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一区尤物|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资源|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av一区最新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7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