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旅游平臺途牛在其9歲慶生活動中動作頻仍:請周杰倫代言、啟用新LOGO、成立影視傳媒公司、“牛人專線”服務升級……然而,對途牛未來成長起重要作用的莫過于
金融服務業務框架的搭建及相應產品的推出。
今年8月,途牛陸續上線了“首付出發”、“出境保”等多款旅游
金融產品,將支付、理財等
金融產品與旅游消費場景相結合。
“旅游+
金融”將是途牛未來
戰略發展方向。
“大量的現金預收、預付,高客單價;產業鏈條繁雜,業內支付頻繁;旅游業是新興的服務消費行業,在居民消費支出中的占比和剛性不斷提升,面向消費端的消費信貸有廣闊的空間。”途牛旅游網CEO于敦德認為,在線旅游的行業特性,決定了互聯網
金融與在線旅游結合之后,將產生良好化學反應。
于敦德將其概括為“有產業場景的
金融”。基于“產業場景”,途牛金服搭建了消費
金融、理財、供應鏈
金融三大系統。
互聯網旅游
金融因其產業特征,服務的人群規模有限,但可以做得很深,相較于廣而薄的互聯網
金融,對個人用戶授信金額可以做得更高,“小而深的垂直互聯網旅游
金融,是對廣而薄的廣義互聯網
金融的補充。”于敦德說。
至于風控,互聯網旅游
金融再次顯示其產業背景的天然優勢:旅游客戶身份真實性可驗證;線路預訂無法轉讓套現;旅游預訂人有社會關系信息,促使其有更強的還款意愿。當然,成立專門的部門,組織專業人員對
金融產品做設計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基于此,截至目前,途牛推出的,讓用戶預訂出游時可享受“先消費、后付款”的預授信服務的“首付出發”,已向超過百萬用戶授信,壞賬率為0.
中國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彥鋒介紹,除了具有涉足互聯網
金融的天然優勢之外,世界知名旅游服務公司美國運通依靠旅游帶動
金融拓展,已在業內樹立了成功案例,更加刺激了國內OTA企業進軍互聯網
金融。
“在諸多國內OTA企業中,途牛布局互聯網
金融動作快、力度大、覆蓋廣,不僅有助于其收入多元化,而且使得產業鏈更加穩定。”楊彥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