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目的:
企業轉型首先是人的轉型,是企業主要領導者及其團隊心智能力的轉變和提升。互聯網+時代,企業經營環境變得越來越不確定,我們必須學習和把握互聯網思維的方法;隨著七O、八O、九O后越來越成為企業的主體,我們必須學習和把握從傳統文化中吸取智慧。互聯網+心智模式改善與團隊文化建設,已成為企業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合作共贏的根本的、內在的需要。
沒有企業內部領導及其團隊心智模式的改變,沒有愿景、使命和價值觀的認同一致,沒有自我超越、團體學習和系統思考,就無法實現和外部利益攸關者的合作共贏,也就無法實現客戶的價值。具備互聯網+心智模式改善與團隊文化建設的領導及其團隊,才能眾緣和合,明勢取道,明心見性,不忘初心,無住生心;才能以心智智慧有效地決策、用人、創新和執行。
二、課程體系:
本課程的框架、結構、邏輯、體系,也就是整個課程系統包括:一、心智修煉——眾緣和合;二、決策修煉——明勢取道;三、用人修煉——明心見性;四、創新修煉——不忘初心;五、執行修煉——無住生心。
本課程第一項修煉:心智修煉——眾緣和合。
提升整個領導及其團隊的心智能力,更換思維方式和心態的操作系統。面臨不確定的企業外部環境,首先要做的不是一個行動計劃,而是一個學習計劃。
本課程第二項修煉和第三項修煉:決策——明勢取道;用人——明心見性。
毛澤東說,領導就是決策、用人,或者說出主意、用干部;柳傳志說,領導就是定戰略、建班子、帶隊伍;馬云說,董事長要做三件事:第一、戰略,第二、文化,第三、發現人才;阿里巴巴的價值觀是”六脈神劍“,干部多了三條,稱為”九陽真經“,這三條分別是:眼光、胸懷、超越伯樂。
本課程第四項修煉是創新——不忘初心。互聯網+時代,企業生態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互聯網連接一切,跨界現象出現,原有的常識、規則被顛覆。微創新、疊加創新、持續性創新、破壞性創新(顛覆式創新)將成為新的常態。尤其在我國經濟增速減緩、產能過剩、內生動力不足的情況下,只有創新才能調整結構,找到生路。
本課程第五項修煉是執行——無住生心。心智、決策、用人、創新,關鍵在于能否“入腦、入心、落地、見行動”,能否落實到執行。必須訓練管理團隊懂得并運用好簡易、不易和變易;懂得并運用好“因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生心)”,職業自覺,現場主動,全心全意,身心投入,靈魂在,精氣神在,精滿、氣足、神旺,管理是對人心的管理,管理的真諦是讓人在狀態。
三、課程內容:
一、心智修煉——眾緣和合: 1、思維方式 2、陽光心態 3、為人處世
二、決策修煉——明勢取道: 1、系統思考 2、定位思考 3、重點思考
三、用人修煉——明心見性: 1、人性假設 2、明心見性 3、企業文化
四、創新修煉——不忘初心: 1、不忘初心 2、競爭優勢 3、核心能力
五、執行修煉——無住生心: 1、創新執行 2、營銷服務 3 、無住生心
四、課程方法:
課程方法特別強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強調雙向溝通、互動參與、體驗分享;感知比告知更重要,體驗比傳授更重要。課程采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擬、角色扮演、管理游戲、課堂討論、課后交流、個別輔導等教學方法,注重針對性、有效性和操作性。
課程運用回味無窮的哲理,包括中華傳統文化和現代西方先進理念;以小見大的案例,包括最新、最前瞻的案例和古今中外的經典案例,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將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術,將道、術、器相結合,將思路、方法和工具相結合。
課程講授具體生動,幽默詼諧,恢弘大氣,深入淺出,可聽性強;言簡意賅,寓意深刻,品味高雅,觀點新穎,針對性強;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觸類旁通,即興發揮,實效性強;聯系實際,引經據典,信息量大,回味無窮,啟發性強。
本課程重視讓來自企業的領導及其團隊通過課程,增加團隊向心力、凝聚力和戰斗力。課程設計讓學員愿意聽、聽得進;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聽完以后,發生變化。通過營造教育培訓的環境與氛圍,引導學員領會、領悟和感悟領導意圖,創造性地不折不扣地執行。
五、提綱概要:
《互聯網+心智模式改善與團隊文化建設》
前言
2、互聯網+思維的十大特點(陳志云):
( 1)變化無常,無常識、超常規、不確定,經典戰略理論被挑戰;
( 2)微創新、迭代創新、持續創新、顛覆創新,成功企業邊緣化;
( 3)依靠信息不對稱的盈利模式終結,去中間化趨勢明顯;
( 4)時間、空間界限模糊,穿越、跨界、混搭;
( 5)盈利模式更關注生態、平臺、流量、黏性、免費模式、眾籌模式;;
( 6)長尾理論、市場超細分、個性化、定制化、精準營銷;
( 7)用戶思維更強調公測、大數據、價值體驗;
( 8)產品思維更強調簡約、極致、口碑、單品海量;
( 9)自媒體、粉絲、社群、自組織、社會化;
( 10)人文精神、人文情懷,愿景、使命,世界觀的重新審視。
3、彼得.圣吉提出的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煉
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團體學習、系統思考。
一、 心智修煉
1、 思維方式
(1) 互聯網思維
(2)辯證法
(3)跨界
(4)從經典力學到量子力學的思維方式
(5) 眾緣和合
2、陽光心態
(1)辯證唯物論
(2)心態
(3)正能量
(4)幸福感
3、為人處世
(1)理想的關系狀態
(2)溝通
二、決策修煉
1、系統思考
(1)戰略是系統
(2)大數據
2、定位思考
(1)戰略是定位
(2)平臺思維
3、重點思考
(1)戰略是重點
(2)精益創業
三、用人修煉
1、人性假設
(1)X理論、Y理論、Z理論(超理論、Y理論、權變理論、情境理論)
2、明心見性
(1)根本智慧、內在智慧
(2)對員工的管理
3、企業文化
(1)愿景和使命
(2)價值觀
(3)文化
4、領導影響力
(1)人格魅力
(2)激勵理論
(3)領導個性、特點與風格
四、創新修煉
1、不忘初心
( 1 )在舊地圖上是發現不了新大陸的
( 2 ) 原創、再創和整合
2、競爭優勢
(1)商業模式
(2)競爭戰略
(2)競爭力
(3) 品牌
(4)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五、執行修煉
1、 創新執行
(1) 執行
(2)不折不扣地執行“不易”就是不折不扣地執行
2、營銷服務
(1) 營銷
(2)服務
3、無住生心
(1)無住生心
(2)手指、所指
(3)不著相
案例
案例 : 小米雷軍&格力董明珠對賭
案例 : 順德定制家居
案例 :榮昌e袋洗
案例:貝因美定制奶粉
案例:跨界
案例:交通廣播電臺死于打車軟件的問世,而不是死于媒體之間的競爭。
案例:顛覆性創新,對華為的威脅。
案例:數字成像技術顛覆了柯達。
案例:諾基亞
案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家運營商的競爭對手是騰訊微信
案例:微信之父張小龍
案例:通用和福特都做不到的事,Tesla何以能做到?
案例:大疆無人機
案例: 任正非的 “灰度理論”
案例:馬云的完美的團隊
案例:舞林爭霸
案例: 超級課程表90后余佳文
案例:心態
案例:小孩子和媽媽相互打分
案例: 八風吹不動
案例:出彩中國人小希希
案例:出彩中國人小希希&
案例:不是所有的話都是可以說的
案例:有道理
案例:有效的溝通
案例:亮劍
案例:鄧穎超&宋慶齡
案例分析:周恩來是如何批評人的
案例:漢諾威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上的馬云
案例:分眾傳媒江南春建立垃圾分析網
案例:張瑞敏一年半去了九次的企業——紅領(大數據時代最牛的“裁縫”)
案例:亞馬遜的新商業模式
案例:無人機配送方式視頻
案例:尿布與啤酒
案例:韓都衣舍
案例:張瑞敏談互聯網思維
案例:海爾探索創客孵化平臺:“雷神”爭做“創客”
案例:宗毅的芬尼克茲成為中國企業內部創業的布道者
案例:當一回UBER司機,改造了一個公司
案例:顛覆空氣凈化器
案例:芬尼粉絲走天下
案例: 萬科總裁郁亮:我永遠都不知道。”
案例:阿里巴巴,花掉頭2000萬美元時還什么都沒有做出來
案例:馬化騰賣騰訊100萬元,告吹。
案例:谷歌員工以7:2:1的比例進行安排
案例:小米雷軍準確站在了“風口”——移動電子商務和互聯網消費電子
案例:雷軍先后投資了17家公司
案例:小米聯合創始人
案例:佛觀一粒米,須彌大如山
案例小米創始人致青春
案例:小米的夢想和使命
案例:“專注、極致、口碑、快”七字訣
案例:小米MIUI
案例:徐小平投陳歐和聚美優品上市
案例:王強和徐小平投世紀佳緣
案例:于東來的胖東來
案例:父母親的現實需要和潛在需要
案例:roseonly玫瑰花“一生只送一人”
案例:海底撈怎么對待員工
案例:幸福企業——蘇州德勝洋樓
案例:幸福企業——蘇州固锝電子
案例:中國合伙人
案例:宗毅芬尼克茲的裂變創業的股份設置
案例:不要相信干股
案例:阿里巴巴企業愿景和使命
案例:雷鋒和焦裕祿
案例:德國制造
案例:亮劍精神
案例:Think Different
案例:ZARA的急速產品戰略:
案例: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的合并
案例:Uber
案例:德克薩斯牛仔定
案例:外婆家、新白鹿、綠茶
案例:黃太吉
案例:孟醒的雕爺牛腩、阿芙精油、河貍家
案例:陳歐賣的不是擦臉油,是做自己;ROSEONLY賣的不是花,是承諾;黃太吉做的不是煎餅,是中國夢;褚橙賣的不是橙,是永不放棄
案例:3W是由中國互聯網行業領軍企業家、創業家、投資人組成的人脈圈層
案例:拉勾網,專為資深互聯網從業者,提供工作機會的垂直招聘網站。
案例:創新工場
案例:香皂包裝生產線
案例:四川電力集團駕駛員
案例:新東方俞敏洪美國談判
案例:西貝“非常好吃戰略”
案例:拍照
案例:海星的故事
案例:凡客的襯衫
案例:三只松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案例:迪斯尼是銷售快樂的
推薦書籍:
《總裁,不只是管理者》
《新經濟的性格》
《思維方式是漁》
《互聯網+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
《互聯網世界觀》
《贏在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思維-獨孤九劍》
《失控》
《創新者的窘境》
《顛覆式創新》
《精益創業》
《從0到1》
《22條商規》
《大數據》
《長尾理論》
《體驗經濟》
線裝書《大覺有情》
1、 互聯網
(2)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的價值取向是真善美
(3)單點突破:不求全能冠軍,但求單項第一;不求全能冠軍,但求逐項領先
3、核心能力
(1) 核心能力
(3) 創造性地不折不扣地執行。
案例:阿里巴巴的創立
案例:我為自己代言
案例:漁&魚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