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在瑞雪紛飛下落下帷幕,春寒料峭的天氣似乎也在表述著全球
經濟的乍暖還寒。 “你的問題也是我的擔憂”,溫家寶被記者問及國際
經濟形勢,國內通脹預期,貨幣政策、宏觀調控政策是否改變,也就是外界常說的退市將何時和如何展開的問題時,如此點題。 去年總理記者會,溫家寶以“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還人”作結,鼓勵大家要有信心,今年他坦承自己的擔憂,但是會謹慎靈活運用政策面對這個問題,他說相信明年此時仍會以“滿面笑容”面對記者。 或許是七年的執政經驗,或許是還有“可數”的三年任期,今年的溫總理表現出的淡定、從容,取代了以往因國事煩憂的眉宇深鎖。 “解決困難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靠自己的努力!”他說。 對于
經濟形勢,今年溫總理不再是緊握拳頭,像是對自己宣誓一樣,向人們喊話:“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而是表現出信心背后的堅定和堅毅。 “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他說:“我會在剩下的三年中盡我最大的努力!” 已經不是第一次提到自己任期的溫總理,已在為他所熱愛的土地和人們,許下他將留下的政績。 這場記者會一個出乎意料的亮點:是哥本哈根會議上的那一場中國沒獲正式通知,事后又被傳為傲慢不出席的領袖會議的來龍去脈,這解釋了哥本哈根會議中國的被圍剿和中國代表團的氣憤填膺。一場三個月前的“誤會”,竟然能不白至今,甚至衍生出中國崛起后的傲慢論和強硬論! 我突然發現每年三月的總理記者會,也成了向國際輿論釋疑的時刻,難怪總理要對提問的美國新聞周刊記者表示感謝。 就像現在的中國一樣,在學習和國際社會交流,和大國平起平坐時,中
國學會了有理有據,既理性又輕松地應對進退:“你問的問題很客氣,我知道你要談的是所謂傲慢論和強硬論的問題,”當德新社記者要總理評述崛起的中國如何在國際社會擔起大國責任時,溫家寶總理直接點明。 直面問題,用對方的“語言方式”來答問,溫家寶顯得談笑風生,駕馭問題游刃有余。 這是一個在大勢中塑造中國國際人格的時刻,這種國際人格,是每個中國官員點滴累積的展現;中國的每個立場、作為,所立體成形的。 中國以“笑容”迎“難”(困難和責難)顯得從容有底氣! 都說瑞雪兆豐年,明年春天中國人在瑞雪中的笑容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