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理》新一期內容《中國自信之制度自信》在內蒙古衛視首播,人民網進行在線同步直播。該欄目是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策劃指導,內蒙古廣播電視臺、人民網聯合出品的全國第一檔“三好”讀書節目,秉承“好有趣,好營養,好品位”的理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接地氣的方式,達到“武裝頭腦更充實心靈”的目的。
作為一檔理論學習欄目,《開卷有理》攜手著名國際關系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深析中國發展之路,直面中國現實,對比世界形勢,傳遞自信力量。在第三集節目《中國自信之制度自信》當中,為年輕人開通一個正確的求知渠道,扛起一桿正知正見的大旗。在此,我們摘選節目中部分精彩對話,以饗讀者:
中國崛起與文明型國家的邏輯
一個制度和一個歷史人物一樣,一定要放到特定的歷史環境里去考察,而且恐怕要在很多年之后,才會得到一個比較公允的評價。所以我們要考慮的不是選擇哪個手段,而是為自己,也為人類創造優秀的的制度文明。
目前中國的制度安排特色應該說是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制度安排??梢愿爬ǔ伞耙粐姆健保ā耙粐奔础拔拿餍蛧摇?,“四方”即“國家型政黨”、“協商民主”、“選賢任能”、“混合經濟”這四個方面的制度安排,編者注)。
今天我們的社會力量和資本力量的影響都在迅速擴大,但是中國的政治力量大致保持了自己的獨立性和中立性。
中國的協商民主不僅體現在政治協商方面,其廣度和深度是世界上其他政治制度無法比擬的。中國今天已經形成了“謀定而后動”的共識,包括“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請進來,走出去”等一系列具體的程序和方法。
中國的崛起不是一個普通國家的崛起,而是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這種國家世界上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
“文明型國家”具有“四超四特”的特征,超大型人口規模、超廣闊的疆域、超悠久的歷史傳統、超豐富的文化積淀、獨特的語言、獨特的政治、獨特的社會、獨特的經濟。
中國有文化同質性,有凝聚力,受過教育的人民是我們的最大財富。中國因此制定發展模式:學習+創新+巨大人口規模效應+影響中國和世界。
當前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的人口規模和體量是任何一個西方國家無法比擬的,也是無法體會的,我們最重要的人權就是讓老百姓告別貧困,能過上好日子。
中國面臨的巨大挑戰,人口的壓力,但它同時也是中國巨大的機遇。
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關系到是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的根本在于精準扶貧。
中國有超廣闊的疆域國土,從發展的角度看,遼闊的國土使中國獲得了戰略縱深,比如國防,比如“西氣東輸”、高鐵“四縱四橫”等人類歷史上罕見的現代化工程。
我們現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在一般的國家,勞動力工資一提高,它就轉移出去了。但在中國,我們是轉移到內地,內地的基礎也很好,所以現在內地在重復過去20年沿海地區的增長奇跡。
資本的長處在于它善于創造財富,展現效率。通過觀察中國前三十年,后三十年的差異,點評政治力量、社會力量、資本力量這三種力量的運行狀態,政治力量保證了弱勢群體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力量延續了中國平民主義的傳統,社會主流也傾向于節制資本,這就是中國夢前景可能比美國夢更精彩的原因。
縱觀歷史,其實發展中國家也好、發達國家也好,發展的歷程也僅僅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短暫瞬間,更說不上哪里是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