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花錢,你就不再是消費者,而成為產品了”——也就是說,無論賺錢與否,用戶就是資本。這也成為許多非直接盈利互聯網企業的立足之本。作者總結了當前14種互聯網免費服務賺錢方式,分析如下。
1. 產品直接盈利模式
所謂產品盈利模式,即提供的產品并非實際意義上的免費,而應當看做試用。
1.1免費增值模式,提供免費的產品與服務,對增值服務收費。大多數的SaaS(軟件服務)產品都采用這一模式。由于該種模式盈利完全依賴產品自身,因此,增值服務必須在一定程度上是完整產品的必要組成成分,才能保證有足夠的用戶購買增值服務。從這個角度說,購買增值服務,才能得到完整的產品體驗,產品是收費的。
1.2吉列模式,吉列虧本銷售剃須刀,為的是從相關產品刀片的銷售中獲取更多利潤。這種模式類似于增值模式,剃須刀和刀片整體才能看做一個完成的產品,吉列通過刀片部分賺錢。雷軍開始做小米是宣城的硬件不賺錢的互聯網賺錢模式與此雷同。和增值模式的區別是,對于用戶而言,刀片比增值服務更加必要。
1.2限期促銷,讓用戶免費試用產品一段時間,試用期限到后再收。這種模式更加的直接,相對于增值模式只對產品的一部分收費,限期促銷對產品的整體收費。
1.4贊助模式,如果產品是直接為政府等重要機構提供服務的,可以向他們尋求贊助。這種產品類似于贊助商的外包業務,贊助費等同于外包服務費。
1.5維基模式,從用戶處獲得捐贈。這是一種直接收取服務費用的產品,但費用收取方式更加靈活、溫和。一個不恰當的比喻是,“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2.用戶盈利模式
這種模式和產品直接盈利模式的區別是:在該模式下,企業往往銷售兩種產品,一種產品是完全免費的,另一種是收費的,這兩種產品之間往往沒有明顯的依賴關系(區別于增值服務等兩種產品缺一不可,往往需要同時使用)
2.1開源模式,提供免費產品,然后從產品的安裝、維護和定制化服務中獲利。通過開源產品積累的用戶,銷售服務。
2.2按使用量收費,旨在提供免費版本的產品,僅當用戶對產品的使用超出限定額度時收費(但包括 Dropbox
在內的諸多存儲設備在采用這一模式后曾出現用戶流失)。此時免費的版本可以看做低級產品,收費版本可以看做高級產品。通過低級產品積累的用戶銷售高級產品。
2.3Zynga 模式(Zynga model),通過應用內購來銷售產品,或是在游戲中植入產品推薦功能。
2.4追加銷售模式,部分產品免費向消費者提供,再銷售相關的高級產品獲得收入。例如,如果你運營一個財經網站,你可以免費提供股市數據,然后對這些數據的深度分析報告和理財工具收費。
2.5品牌效應模式,通過免費產品建立品牌,然后借助品牌效應來銷售其他的相關甚至非相關產品。
2.6聯盟營銷,網站 A 為網站 B 設置廣告按鈕,然后從為網站 B
帶來的銷售額中獲得報酬的一種廣告系統。某些廣告主通過這種方式獲得市場。
2.7定向廣告模式,盡可能的了解用戶,然后推薦與其需求相關的廣告。
2.8賣給Google,為你的產品網羅一大批用戶,吸引微軟或 Google
這樣重量級的買家。
2.9讓你的下一家公司成功,如果上述盈利模式都不成功,你依然可以經由運營一家成功的非盈利公司來建立個人品牌,為你的下一家公司吸引投資。
綜上所述,大多數互聯網賺錢模式的核心都是贏得用戶,如本文開篇所述,用戶即是資本。而使用戶資本效益最大化的方式,無異于用戶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