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財稅部門在支持“雙創”中做出了值得肯定的工作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部分政策規定過于復雜,可操作性不強;由各部門去甄別哪些企業享受優惠,自由裁量權較大,容易造成不公平競爭和設租尋租;對眾創空間、天使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至今尚未出臺;部門間協調不順,形成扯皮、推諉、紊亂;“營改增”面臨一些具體矛盾與挑戰有待破解;對科研團隊和課題經費的管理套用官本位制和行政化辦法;創新發展中一些政策界限不清。為此,建議:
一、支持“雙創”的各項政策,需要作出反思與優化,力求明白簡潔,有可操作性。
二、對部門的“甄別”、“定性”實權,應力求有所限制約束,流程應力求陽光化。
三、積極填補政策空白,確有必要的政策設計,力求盡快落實操作細則和配套措施。
四、結合政府部門架構改革、職能轉變,應有效加強和優化相互協調機制。
五、針對“營改增”面臨的一些具體矛盾,及時組織專題調研,力求盡快解決問題。
六、尊重科研規律,及時改進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機制,堅決糾正強加于科研創新領域的官本位和行政化偏向。
七、高度重視、及時合理規定PPP創新中的政策界限,引導、鼓勵專業人士為PPP項目作智力支持并取得合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