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計劃實戰訓練》高級研修班 【第二期】
如何導入中小企業的PMC模式
一、培訓+微咨詢:
1、課前診斷:課前電話溝通,了解客戶培訓需求;
2、課堂解疑:課中互動溝通,解答學員實際問題;
3、課后微咨詢:可邀請儒聲顧問專家免費到工廠進行現場診斷和面對面訪談,為企業提供:計劃物控系統(PMC)建立可行性方案建議書。
二、課程背景:
針對現象: ① 公司沒有計劃物控部門,或計劃物控部門機構不健全,工作無效率,計劃與實際脫節,PMC形同虛設;引進了ERP系統,卻越用越亂,效率低下,操作成本更高; ② 工序間生產不均衡,或影響生產的異常因素太多,訂單準交率低,客戶投訴嚴重;③ 銷售、采購、生產、倉庫等部門之間缺少有效溝通,或銷售直接指揮生產,或物料欠缺停工待料情況頻繁,或臨時插單多。
本課程,針對以上管理現象,從淺入深做深度原因剖析,告訴學員如何讓管理回歸簡單,如何從深奧抽象的管理知識這個怪圈中跳出來,從我們身邊的實際案例出發,采取層層覺知、深度剖析的思維方式,采用邊講邊操練的教學方法,語言生動活潑,讓學員在輕松中學習管理,在快樂中解決問題。
三、課程目標:
獲得方法:使企業得到一套有效運行的控制模式。通過現場模擬演練,為學員提供企業運作環節失控點的分析方法,設計控制動作及解決方案。
提升業績:借鑒老師講解的方法,學員返回工廠進行實際實操,快速解決企業實際問題,有效提升生產管理效率。
拿來即用:現場解答疑難問題,提供解疑方案。通過學員面對面交流,老師現場提供工廠疑難問題解決方案,工廠即可操作。
四、課程特色:
課前深入調查學員單位生產管理的難點、疑點,結合學員單位的情況,全程進行模擬式實操演練。結合主講老師二十年的寶貴咨詢實戰經驗,課程案例均是由主講老師親身操作,真實可鑒;針對性設計以學員企業為背景的實戰沙盤,消化課程知識,讓學員把錯誤犯在課堂里,把正確方法帶回去;分組研討、課堂演練,讓學習變成一個饒有趣味的競賽。
五、課程模型:
略
六、課程時間:
1天6小時
七、授課對象:
制造型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生產經理、PMC經理、采購經理、銷售經理、計劃員、車間主任、倉庫主管等中高層管理人員
八、授課方式:
理論講解40%、案例分享40%、學員互動與答疑20%。
九、課程輸出:
略
十、講師介紹:
略
課程大綱:
第一講:管事之法:快速應變做管理
一、中小企業的互動管理特點剖析
1、人才和制度的互動發展
2、模式和條件的互動發展
3、內容和形式的互動發展
二、中小企業的三態模型剖析
1、最不好的管理狀態:地攤模型。
2、最好的管理狀態:交響樂模型
3、最適合的管理模式:球賽模型
4、球賽模型實操案例:五層覺知做計劃,頻繁排查破無明
第二講:管人之道:通過事情改變人
一、以人為本,以事為先
1、兩種管人模式比較:能人管理和豐田造人
2、傳統文化的管人之道:多關注事,少琢磨人
3、工作專注度決定產品價值度
4、先做正確的事,才能正確地做事
二、理順事情,改人習性
1、簡單生活,簡單管理
2、管理要目中無人,心中有事
3、人難管皆因事不管
三、動作組合,回歸簡單
1、管理回歸簡單,效率來源動作
2、生管組合拳的動作分解
第三講:日計劃模式的推行方法和管理工具
一、日計劃模式的概念
1、日計劃模式的重要性
2、日計劃模式的必要條件
二、日計劃模式的動作要領:
1、動作要領1:日計劃制定的控制
2、動作要領2:日計劃的確認的控制
3、動作要領3:日計劃的下達的控制
4、動作要領4:日計劃執行過程的控制
5、動作要領5:日計劃執行結果的控制
三、日計劃模式的作用
1、通過日計劃模式發現異常,為管理改善提供方向和切入點;
2、通過日計劃模式導入,解決計劃部門的計劃不能執行的問題;
3、通過日計劃模式導入,把生產進度單位劃小,強調計劃的有效性和可執行性;
4、通過有效的日計劃達成,最終達成主計劃,提升產能和效率。
四、日計劃模式的實施方法:
1、滾動冷凍生產計劃模式
2、卡兩頭清中間計劃模式
五、日計劃模式管理工具:
1、每日生產派工單
2、滾動冷凍生產計劃表
3、生產計劃控制卡
課堂演練:
如何編制滾動冷凍計劃表
第四講:PMC之魂:滾動排查,前推后拉
一、多重滾動排查PMC流程模式的概念
1、多重滾動排查模式流程圖
2、多重滾動排查模式解析
二、訂單排查的重點及表單運用(第一重排查)
1、排查的內容:技術資料、檢驗標準、客戶交期、各環節時間節點確定、瓶頸環節
2、排查的時機:訂單評審時,生產及物料組織前
3、排查的空間:資料的準備、各部門時間節點
4、排查的人員:PMC主導,各部門參與
5、排查的動作:通過訂單評審和訂單交期分解
6、排查的表單:《訂單評審表》、《訂單生產節點表》、《時間節點控制表》
7、小結:整體推動
課堂演練:
1、學員制作訂單生產節點表
2、老師點評
三、月計劃排查的重點及表單運用(第二重排查)
1、排查內容:產能負荷、生產瓶頸工序;
2、排查時間:生產主計劃(月)形成后;
3、排查空間:主計劃中所有物料進度的,各個環節進度的排查;
4、排查人員:PMC主導,各部門參與
5、排查動作:主要通過月計劃進行排查、月排查會議
6、排查表單: 《月生產計劃及排查表》
7、小結:內部推動與調整。
課堂演練:
1、學員根據據工廠的工藝流程制作月生產計劃及排查表
2、老師點評
四、周計劃排查的重點及表單運作(第三重排查)
1、排查內容:帳面備料、實物備料狀況,首件
2、排查時間:每周周計劃形成后
3、排查空間:車間中轉倉、備料倉及備料區域、首件區域
4、排查人員:PMC物控員、倉管員
5、排查動作:實物備料、首件組裝、欠料核對
6、排查表單:《周生產計劃及排查》、《套料欠料明細表》、《待上線欠料催欠明細表》
7、小結:推動與拉動互動
課堂演練:
1、學員制作周生產計劃及排查表
2、老師點評
五、日計劃排查的重點及表單運作(第四重排查)
1、排查內容:實物備料、尾數清理
2、排查時間:根據滾動生產計劃提前進行
3、排查空間:實物備料區
4、排查人員:PMC物控員、倉管員、領料員
5、排查動作:實物核對
6、排查表單:《滾動生產計劃排期表》
7、小結:通過欠料拉動前工序生產
課堂演練:
1、學員根據工廠工序特點制作滾動生產計劃排期表
2、老師點評
六、工序對單排查的重點及表單運作(第五重排查)
1.五金計劃模式流程圖講解
2.制定五金零部件月計劃的重點
3.五金零部件周計劃分解與制定的重點
4.第一次排查與調整對單會議
5.周計劃分解到各個車間工序(銜接)
6.機臺派工計劃
7.第二次車間內部排查與對單會議
8.PMC進度跟進
9、小結:內部排查,頻繁核對
課堂演練:
1、學員根據老師提示,制作生產進度跟蹤控制卡
2、老師點評
第五講:計劃物控成功案例剖析
案例1:如何通過PMC建立,提升訂單準交率
一、企業介紹:
BJH電子科技公司,生產和銷售電腦適配器等電子產品,員工300人,產值超億元。
二、針對問題:
訂單交貨不及時,接單能力下降;
三、改善動作:
◎ 分析訂單準交率狀況
◎ 了解訂單下達、評審及變更狀況
◎ 主生產計劃及訂單交期分解
◎ 物料排查及欠料情況的分析
◎ 生產計劃的下達和跟蹤分析
◎ 生產計劃達成的瓶頸分析
◎ 通過攻關保證動作落實
四、數據變化:
◎ 組裝批結率從50%提升到90.7%
◎ 包裝批結率從27%提升到98%
◎ 訂單準交率從20%提升到97.6%
5、管理感悟:推行PMC是準交率提升的手段,解決瓶頸問題攻關是PMC發揮作用的保證。
案例2:如何建立日計劃模式,提升訂單準交貨率
一、企業介紹:
LS家具公司,員工1200人,年產值3.4億。
二、針對問題:
1、訂單生產沒有統一指揮,各自為政,車間半成品堆積,交期延后;
2、訂單積壓,新的訂單無法回復交期;
3、車間生產自由安排,不配套現象嚴重;
4、生產異常多,返工率高。
三、改善動作:
1、動作1:訂單匯總、清理、重新評審
2、動作2:新單評審,控制前工序
3、動作3:確定周出貨計劃
4、動作4:推行包裝車間工序日計劃
5、動作5:推行各車間《日清單計劃》(清尾計劃)
6、動作6:現場控制(部品標識、工序交接、看板管理)
7、動作7:對工序間、各車間部品交接進行橫向控制
8、動作8:對外發噴涂五金件欠數進行控制
9、動作9:尾數專項處理,瓶頸攻關
四、數據變化:
1、3個月時間,訂單準交率從40%提升到70%;
2、人均日產量在原來的基礎上提升了40%
五、管理感悟:
1、由隨意生產到計劃生產的觀念轉變:
2、從源頭控制、到日清計劃,再尾數控制,縮短生產周期:
課堂總結:
一、日計劃模式的操作要點
二、日計劃模式的管理效用
三、日計劃模式的靈魂
課堂互動:
一、學員提問:
二、講師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