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塑造年青一代靈魂的工程師,教師不僅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而且要對學生的思想頻道教育,塑造年輕一代的美好心靈。教師的思想品德、品質素養通過具體的教學教育影響著學生。
因此做一個好教師,不僅應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懂得教育的規律,具有教學和教育的各種能力,而且必須有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不斷提高對教師道德的認識,規范自身的教師道德行為,培養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和發揮教師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良好道德作用于學生的心靈,塑造學生的靈魂,對學生的性格、愛好、品質等有很強的感召力。
作為教師,如何提高自己的素養呢?職業化培訓師韓晶老師認為:教師職業素養的提高需要全面進行,教師應該做到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廣采博納,厚積薄發;勤學善思,虛心向他人學習,自覺與他人交流。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熱愛本職工作,才能干好工作,進而作出成績,創造效益。作為一名教師,其根本任務就是教書育人。教師同時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雙重任務,教書與育人是統一而不可分的,心理素質培養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技術,還要有善于觀察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心理活動,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征和情緒狀態,以及學生的心理因素對學生學習以及成長的影響,這樣才能采取針對性的方法幫助學生學習。因此,教師應具備以下一些良好的心理素質。
敏銳的觀察力
教師不單純是為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這樣才能根據學生的表現推斷其內心世界,并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管理學生,使學生得到心理安慰,促進學習。
教師要培養這種能力,就要學習心理學,多接觸學生,逐漸積累經驗,探索出一套學生的心理活動的規律,弄清不同類型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心理變化,教師要正確了解學生的很多心理活動,給予相應的心理指導。
與學生思想溝通的能力
所有學生進入進入學校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對環境的陌生,對學習的恐懼感,與同學的矛盾,這是每個學生在學校中具有的共性心理活動。
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學生以及個人家庭情況不同,都會有不同性質的心理活動,因此,教師應與學生溝通思想,溝通學生內心所想的,及時掌握情況,仔細分析、認真研究,并給予解決,才能使學生相信老師,消除顧慮,產生安全感,認真學習。
語言溝通在溝通中的作用:
同樣一句話,如果說話時表情或者音調不同,就會引起學生不同的心理反應,甚至產生相反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要注意語言的培養,說話時不僅要內容具體、切實、生動活潑,并聯系學生的心理實際,針對不同層次,采用不同的說話方式,而且態度要親切、關懷、誠懇、和藹,體現出“良言一句三冬暖”的效果。非語言溝通的功效:
學生許多心理活動常通過語氣、語調、眼神、面部表情、手勢等表現出來,所以教師應細心的觀察,比如學習差的學生對學習失去信心,不認真聽課,教師在上課或者活動中,多關注一下他,多關心一下他,多幫助他一下,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關系的話,甚至是對他微笑,都會使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會激發他學習的信心。
教師與學生溝通思想是及時獲得學生的心理活動信息很重要的一環。這就要求教師要使學生有說話的機會,只有啟發學生說,才能有所了解。
教師應該努力做到自己就像學生的親人一樣,這樣彼此之間的思想也就容易溝通,學生的心理活動就會毫不掩飾地暴露出來。
保持沉著冷靜的心
有些學生學習時情緒不穩定,脆弱,一個人離開熟悉的家庭,改變生活習慣,進入陌生的環境,心理上恐懼焦慮和不安,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教師要正確處理妥善解決所面臨的許多復雜問題,當然有時教師自己的心情也會不好,這就要求我們要隨時調整自己的情緒,理智、沉著地對待學生,應從教師職業道德出發,并保持高昂的情緒,樂觀的態度,決不能將自己的喜、怒、哀、樂施加于學生,對每個學生應一視同仁,不能感情用事,使每個學生都感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和體貼。這就要求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專業,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努力提高心理素質、職業素質和道德修養。
做好學生成長的榜樣
教師對于學生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青少年成長的引路人,教師要嚴格的要求自己,隨時隨刻的做好學生的榜樣。
如教師的行為舉止規范、說話得體、做事利落、有條不紊,這些都會幫助學生成長,讓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學會做人。
教師需要不斷的自我完善,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加強道德修養,培養和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提高自己,使自我素養更上一個新高度。
好教師的好品質
教師的素質是教師職業素質的基礎,隨著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對教師的職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切實做好工作,就應充分注意個人品質的培養,提高職業素質。
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適應時代要求,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對自身內在的、外在的各個方面進行歷練和培養,提高綜合素質水平,運用科學方法,以身作則,才能使學生從教師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學道德準則的可信,從而愿意積極行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