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致力于將你的影響力發揮到有利于團隊的方向:第一,盡可能避免“魁首”;第二,成為團隊的“精神領袖”。到底什么是魁首?又如何成為團隊的精神領袖? 幾年前的一次小組會上,一位會員跟我講了一個發生在她女兒身上的故事。這個故事實在是太深刻了,以至于我在之后還常常想起,并決定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故事是這樣的: 這位會員的女兒,在學校的足球隊里踢球。一段時間以來,她女兒對于教練帶隊的方式很不滿。于是,她開始將各種不滿和看到的教練問題,跟球隊里其他成員分享,以期尋求大家對她觀點的認同。 彼時,認同她觀點的聲音越來越大,整個球隊開始彌漫在一種負面的情緒之中。當她女兒將這件事情告訴她時,這位媽媽溫和地對她的女兒說了一句話:“你要當領袖,而不要當魁首!” 哇,我被這句簡單的話震撼了!一句短短的勸誡,其中卻包含著如此豐富的內容。可以說,我覺得這句話清晰地指出了,一個真正的領導者和一個“害群之馬”的區別。1、“魁首”和“領袖”的區別是什么? “魁首”,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能經常碰到這樣的人,對吧? 甚至可能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我們都或多或少地扮演過這樣的角色。 “魁首”,那個反對團隊領導的頭目,引導了一群有消極思想的人的意見。有時,他們看上去簡直像是一個真正的“領袖”,有力量、有權威、有影響力。 然而,“領袖”或“魁首”,他們會將團隊帶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領袖是支持型的,他支持并擁護團隊的領導,增強團隊的戰斗力;魁首卻是瓦解型的,他削弱每個人為團隊所作的努力,甚至可能讓群體喪失斗志,從內部瓦解。 “魁首”在我們周圍無處不在。尤其在如今,資訊和交流都高度發達,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可以借助技術達到無縫對接。而社交媒體和聊天軟件的風靡,更是讓“吐槽”、“抱怨”成為一種休閑消遣的方式。“憤世嫉俗”幾乎變成了一種在社交平臺上顯示自己特立獨行的標簽。2、好團隊需要怎樣的“精神領袖”? 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團隊是如此地需要真正的領袖。 那些明白無誤地表達出自己的價值,并且堅持不懈地執行的人;那些無論外部環境如何,堅持將自己的信念和善意注入周遭環境的人;那些愿意為團隊付出百分百努力的人… 這些人知道:抱怨總是一條更為容易的路徑,然而人們最終都只需對一個人負責,那就是鏡子里的自己,問問自己為這個團隊做了什么? 你可能會說,每個人有自己的“業務范圍”,有各自的分工。作為團隊的一員,不可能去做“領隊”的工作,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這樣。但是,別忘了,我們都對周遭的人有著深刻、巨大的影響力。 如果你致力于將你的影響力,發揮到有利于團隊的方向。那么,即使你不是名義上的“領導”,你也可以成為一個團隊的“精神領袖”。反之,就有可能成為團隊的“害群之馬”。 如果你哪天發現自己正在變成那個“魁首”,想一想這個故事,然后問問你自己,你該怎樣做一個真正的領導者? 別忘了,一個真正的領導者最重要素質也包括:在需要的時候,做一個優秀的追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