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的話題猶如井噴,但系統說這個話題的,鮮有其人,即使有幾條筆桿子,也因為缺乏實戰精神和系統性思維,只能在一兩個點上扣扣摸摸、刷刷存在感。今天從廣度和深度兩個角度,對微商做一番吐槽,希望大家能瞪大眼睛,小心錯過了細節。
時至今日,微商從業者已經超過了1000萬人,規模之龐大,可見一斑,當然微商真心不好做,針對微商從業者的抱怨做了統計,發現38%的人反映微商圈里假貨橫行,20%的人抱怨價格戰,20%的人抱怨上游壓貨而缺乏專業服務,14%的則抱怨虛假營銷
培訓,7.8%的抱怨點選擇在了產品更新太快上,這組數據告訴我們的其實是微商局面的混亂不堪。不可否認,微商現在是紅海一片,經營難點扶搖直上,據調查顯示:反映找客戶難、產品推廣難和找優質貨源難的比例分別是:48.3%、24.1%和20.7%,這個數據基本可以揭穿微商從業者的底褲了。
當然,微商的宏觀數據還是喜人的,2014年微商
銷售額達到了1500億,這個數據確實能激起從業者的高潮迭起。
關于微商品類,簡單總結無非有4大特點:客單價在500元以內、高毛利、大眾消費和特色性。從品類上則主要包括5大類:
化妝品類(極致單品爆款):面膜、爽膚水、美妝、彩妝等
食品類(質量較好的地方特產):蜂蜜、枸杞、山藥、木耳等
生鮮類(本地化為主):鮮花、蛋糕等
母嬰類(針對媽媽群體):海外代購、時尚品牌等
工藝品類(手工單品):手藝類草鞋、雕塑、鐵藝等
所以說,做好微商選品很重要,當然這些品類只是給一個參考,但賣的人也不少,銷量好壞,全在乎經營水平了。
其實在過去的時間里,也誕生了一些微商品牌,比如俏十歲和嘉玲國際,轉型做微商的傳統品牌則更多,韓束、雅倩、百雀羚、蘭瑟都在這么干。還有些傳統平臺也開始對微商躍躍欲試,比如天虹微品、蘇寧微店計劃、萬達騰百萬,本質上都是微商。
數據說完了,不知道你此時此刻的心情是怎樣的。接下來,我們窺探一下2014年的微商點滴,為了便于區隔,我們姑且把過去的微商稱作“微商1.0”。那么微商1.0的本質是啥?在我的感知里,過去的微商其實就是社交工具上的商品流通,是線下代理模式的翻版。它主要以朋友圈、空間為主要
銷售渠道,而賺到錢的朋友呢,也基本上以代理分銷模式為主,而且門檻偏低。
詳細來說,微商1.0的目標客戶是代理商,用戶是代理商本人及其熟人關系,至于粉絲就算了,過去賣貨的很少有真正的粉絲,大家都是沖著賺錢去的,價值觀塑造,大部分小白還不具備這個洗腦能力,所以,所謂的粉絲基本是假粉、死粉。
對于微商1.0的核心產品,我一直堅持的觀點是:發財夢。至于實物產品,剛才也說了,就是低客單價、高毛利的標準產品,在產品線形式上過于強調單品爆款,導致了
市場后期的競爭力羸弱。
團隊上,微商1.0偏于自組織形態,缺憾是散兵游勇,一旦遇到集團軍,就會有被剿滅的風險。身份上則突出地表現為:低年齡、草根、女性和出淘者。專業上,這部分人優先抓取社交紅利,商機嗅覺靈敏,執行力超強,但缺點是運營經驗極度匱乏,這也導致了后勁兒不足。
微商1.0幾乎沒啥平臺概念的,其所謂的“自有平臺”還是依附于第三方,比如其
銷售平臺拘泥于線上的微信朋友圈和QQ空間,傳播平臺則和
銷售平臺實現了重疊,管理平臺基本以微信群和QQ群為主,
培訓平臺除了微信群和QQ群之外,還有不少人利用YY語音等。
通過上面我們不難發現,微商1.0的經營水平相對來說比較Low,但結果卻是不少人賺到了錢,看來微商賺錢這個事兒很多時候跟能力無關,風口來的時候,豬也會飛上天,過去的一年恰恰就是證明。不幸的是,微商好景不長,即使今年表面看起來如火如荼,但那都是虛假繁榮,現實比表面風光要慘淡的多,具體數據就不提了,下面直接導入干貨,希望對大家有借鑒。
我們姑且把這一波的微商階段稱作“微商2.0”,其商業模式是什么呢?答:零售!“微商”二字本質在“商”,“微”是實現“商”的手段,如此而已。當然,微商2.0的商業內涵還是有的,即它是經營“熱關系”的社交電商,意思是微商做的是關系,不管是強關系也好、弱關系也好,還是中關系也好,能促進轉化的就是好關系,商業只論成敗、不看是非。
和微商1.0不同,微商2.0是有粉絲的,它的粉絲應該是商品拜物教的信徒或者意見領袖的追隨者,所以今年玩微商的必須有品牌意識了,雖然品牌打造不容易,但公眾號得好好運營了,起碼能嘗試著走一把“自品牌”的路線嘛!
還有客戶,今年再選代理商可得尊重“寧缺毋濫”這個詞了,另外,意見領袖也應該被當成客戶來運營,這是個支點性的資源,運營的好則事半功倍。
對于用戶,微商2.0則要求三點:分級管理、1對1維護和眾創。
粉絲、客戶和用戶
微商2.0要求產品必須能體現用戶價值,沒獨特價值的產品就別賣了,當下用戶的審美越來越挑,功能、包裝、服務處處要到位。關于產品線,缺乏零售經驗的微商小白此處可要虛心一下,如果有必要就向零售業前輩多學習一下量本利、進銷存和產品線知識,今年的競爭畢竟拼的是運營能力!除了產品本身之外,產品內容的運營也很關鍵,走媒體化路線是微商的必由之路,如何打造自媒體、自品牌,這里面的學問又不少。最后再提一句,活動其實也是產品的一部分,活動常規化是微商玩家要做的事情,活動內容比如:品牌傳播、產品促銷和客戶回饋。微營銷活動的
策劃水平,也在考驗著微商2.0玩家們!
提到
團隊問題,我覺得需要從三個方面做考慮:配置升級、利益升級和管理升級。配置上,今年有必要讓
團隊正規起來,缺崗的豐富崗位,職位水平差的要強化、提升,如果再扶不起來就cut掉。利益升級則需要領導人提升格局,一方面下沉利潤,讓戰績卓著的員工升格為合伙人,另一方面要設置
團隊成長計劃,
團隊成長是業績增長的基礎,管理升級意思是要摒棄過往的游擊隊打法,要基于微商環境開啟運營管控系統,只有正規軍才能抵御變革風險,只有牛逼的制度和執行才能穩固
市場地位。
關于平臺,我堅持“多平臺矩陣”策略,意思是要圍繞自己的商業,構建立體的平臺系統。比如要嘗試著布局全網矩陣,PC上的一些低成本流量入口,可以去布陣了,移動端也要趕緊織網,哪怕只是微信,也要把微信群、朋友圈和公眾號凝合起來打包運營。微商2.0更要特別重視產品型社群的打造,大家都知道最具備商業轉化潛質的社群,也就是產品型社群了,今年玩微商有必要好好重視一下。另外,多平臺矩陣不光是線上,還有線下(O2O粗暴落地),如果是本地化的微商,咱能搞周期性的線下沙龍不?如果是全國性微商,你能出差拜訪一下代理商不?
感謝您看了這篇文章,如果想繼續深入溝通可以加我微信(qinshituan)進行深入探討,如果對秦師團感興趣的話,可以一起加入進來,一起做公益,為公益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