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顛覆性的改變工業革命所形成的經濟形態和增長模式。
網絡環境的開放性、虛擬性、交互性、平等性與共享性等特征使得人們能夠通過互聯網與身處不同地域范圍的人隨時隨地進行雙向或多向信息交流,由此產生的時空距離的縮短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商業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企業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挑戰。
消費者權力上升的挑戰。互聯網改變了信息不對稱的狀態,方便了消費者獲得市場信息。
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和服務供過于求,市場的支配力量逐漸由企業向消費者轉移。
消費者權力的上升驅動企業資源配置從以工業時代大規模、標準化生產制造過程為中心轉向以消費者的需求為中心,原本為直線的價值鏈逐漸向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圈環式價值創造單元轉變,市場部門、研發部門、制造部門等各個價值創造環節都直接與消費者進行對接,企業與消費者實現價值的共創共享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發展趨勢。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為企業探求突破性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思路、手段和條件,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首先,互聯網啟發企業以網絡式思維取代層級式思維,從而從根本上改變運營和管理的組織方式和資源配置方式,重塑組織內部的激勵、約束機制,實現顛覆性的企業組織創新和管理關系創新;
其次,互聯網推動企業以信息技術創新生產方式、重組運營流程和再造管理決策,從而有效提高運營效率和響應速度,減少運營成本和交易成本。
再次,互聯網促進企業集成網絡信息技術于傳統產品和服務中,使產品和服務更加智能化、個性化。誰能抓住這些機遇,誰就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獨占鰲頭。
基于當今世界經營環境的深刻變化和企業的發展趨勢,通過大量成功案例的分析,我們認為商業模式創新的核心戰略應該包括五個方面:
以價值創新為靈魂,以占領客戶為中心,以經濟聯盟為載體,以應變能力為關鍵,以信息網絡為平臺。
商業模式是企業競爭的最高形態,關系到企業生死存亡和興衰成敗。企業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從制定成功的商業模式開始,新興的新企業是這樣,傳統的老企業更是如此。未來企業的競爭,將是商業模式的競爭。
中國企業的發展經歷了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兩個階段后,現在已經進入創新驅動的發展階段,技術創新固然重要,但必須以商業模式創新為先決條件,否則技術創新的市場價值將無法實現。現在,中國企業最缺的是成功的商業模式,因此商業模式的創新就已成為當今中國企業競爭制勝的關鍵。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崛起,全球經濟網絡化、數字化已成為時代主旋律, 網絡經濟正以經濟全球化為背景, 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事實上, 網絡已經不再僅僅作為一種獨立的技術或產業經濟在發展, 而是在影響和改造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從產品的生產到銷售,從資本流動到證券交易,網絡都對經濟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劉華鵬,互聯網+營銷創新導師、互聯網+商業模式導師、咨詢師;北京才富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工程管理學士、電子政務碩士、企業金融博士;中國人力資源研究會理事,北京企業家協會、北京市企業聯合會理事;北大、清華、復旦、交大、浙大、中大等EDP班特約講師;出版“互聯網+”領域暢銷書6本,培訓600多家企業10萬余人,成功輔導20余家傳統企業互聯網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