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0~21日,劉華鵬老師受邀到清華大學“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錄制《互聯網營銷實施》課程。期間,劉老師講到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企業營銷過程中的品牌態度評估問題,小編根據現場劉老師的講解,將部分內容整理如下:
品牌要經過認知度、美譽度、轉化和二次營銷等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問題不同,營銷的方式也不同。但大部份企業通常會走入一個誤區,即認為通過一種營銷形式能夠解決全部問題。
第一步是認知階段:目標是實現滲透覆蓋。品牌在打造認知度階段,需要達到大面積覆蓋目標受眾,廣而告之的傳播。在這個階段,我們可通過RTB和 Cookie 技術,分析出每一個Cookie ID的瀏覽行為、喜好、興趣及購買習慣,如:搜索、瀏覽、點擊、注冊、評論、下單等信息建立興趣圖譜數據庫, 讓品牌與人群進行點對點的觸達和匹配,用低價的海量曝光強力滲透,為品牌迅速打開知名度。
第二步是美譽階段:著重樹立口碑。品牌在打造美譽度階段,社會化媒體扮演了一個“小兵立大功”的重要角色。通過社會化媒體的精心設計和深度溝通,能夠在目標受眾心中建立品牌和產品的差異化價值,引導受眾主動通過社會化媒體傳播品牌精神,建立口碑,為品牌累積美譽度。
第三步是轉化階段:這時候搜索可以收口了。第三個階段就是效果轉化階段,也是品牌客戶最看重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其實搜索引擎的關鍵詞廣告,扮演了一個品牌和產品銷售“收網者”的角色,實現廣告效果的實際轉化。
第四步是二次營銷:實現訪客找回。最后一個階段則是“二次營銷”,所謂“二次營銷”就是通過對品牌官網上有過訪問或注冊行為的用戶,長期影響著他,這也是許多品牌進行消費者忠誠度培養的重要階段。
在碎片化時代,品牌是無法依靠某一種營銷形式解決所有廣告投放問題的。不同類型的互聯網廣告,比如基于人群定向技術,精準的展示廣告、社會化媒體上的口碑傳播、搜索引擎提供的關鍵詞廣告等,都分別承擔著品牌營銷生態鏈中的某幾個環節,都是不可或缺的。
劉華鵬,互聯網+營銷創新導師,北京才富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非著名天使投資人;工程管理學士、電子政務碩士、企業金融博士;中國人力資源研究會理事,北京企業家協會、北京市企業聯合會理事,北大、清華、復旦、交大、中大、浙大等EDP班特約講師。培訓、咨詢服務過300多家企業,好評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