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幾個做體育活動的朋友交流,話題自然也是移動互聯網轉型與新媒體營銷。他們線下做的非常不錯,每年都會組織幾場比較有影響力的賽事,在這個圈子里也算是小有名氣。
“互聯網+新媒體”的圣火也把他們燒的心癢,故而也轉型了(憑著良好的線下資源整合能力他們很快做出了自己的APP并且拿到A輪融資)。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產品做出來了,也拿到錢了,接下來線上的用戶發展緩慢和商業模式不清晰一直困擾他們。這也是大部分傳統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困惑。
新媒體到底是什么,和傳統媒體的區別在哪里?這是昨天他們問的第一個問題。在所有和我做過交流的朋友們里面,他們是第一個開口就這樣問的,看得出之前是思考良多。我的新書(《玩的就是新媒體》傳統企業營銷轉型制勝法則)的開篇就詳細介紹了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區別,以及新媒體發展的歷史過程。(京東商城有售)
新媒體作為媒體模式的一種進化,是因著整個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而發展的。說的再簡單一點,就是因為老百姓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了,財富增加了而導致社交關系發生了新的變化。
所以,我們有時候在一些特定環境下,也會把新媒體說成“社交媒體”。
加上了“社交”這個概念,就可以很好的理解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本質上的區別:互動。
“移動互聯網+新媒體”由于是新的技術,在新的展示平臺,通過“關系型傳播”途徑而達到信息交換的目的。這樣帶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人們獲取訊息的方式更加便捷、通道更加通暢。這這里我們要強調一點,這個“關系性傳播”并非是“強鏈接”關系,而是“弱鏈接”型的關系。
這是一件好事,但是給固有的訊息傳播思維模式帶來了一個重磅炸彈就是:信息透明化的風險轉移。
在昨天的交流過程中,他們不止一次的關心了一個問題:現在會不會太晚?
不會!“互聯網+新媒體”最大的價值恰恰就是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束縛:你有機會拿錢買時間了!
但是就如同新媒體帶來的這個顛覆性機遇一樣,做好新媒體也的“會玩”才行!
劉華鵬老師在農科院中保綠農集團講授營銷計劃與成本控制
那么,企業到底應該怎么做?
第一、企業做新媒體的“道與術”
所謂的“術”,很簡單,就是發廣告。只不過以前把錢都給了電視、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渠道,現在則要拿出一部分錢來放到新媒體的渠道。這兩種渠道都要做,但是要根據自己的用戶特點把握好資源分配的權重。
但是企業對新媒體往往是一種愛恨交加的感覺,這也是人們對于自己所不熟悉領域的一種天然的反應。
一是“應對”思維使然。從漠視埋怨到認真應對新媒體,對于企業來說,已經是一次放下“自尊”的無奈進步之舉了。熱鬧的“結緣聯姻”的種種,無非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圖謀。在“應對”思維驅使下,總感到完全融合至少需要一個契機:要么等到新媒體足夠強大,要么無奈面對傳統媒體明顯衰落。
二是對于新技術的惶惑。互聯網的突飛猛進,依賴于先進信息技術的引領。在網絡新技術推動下,新媒體新形態不斷裂變而生,隨著智能可穿戴、智能新穎終端的研發和商用,未來的信息生產和傳播模式令人遐想。但是對于習慣了按部就班、利潤微薄的傳統企業來講這是他們所看不明白的,甚至被很多人誤認為是種種騙局。
道,則是一種態度,也是企業能夠運用好新媒體傳播營銷的根本因素。
在互聯網的世界里,并非“得屌絲”者一定能得天下,屌絲就跟鍵盤俠一樣,打字速度很快,發表意見很快,至于讓他們買,再說吧。我們可以這么說,在這個年代在營銷上若想取得成功,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一方面制造一群人負責羨慕嫉妒恨,另一方面制造一群人負責被羨慕嫉妒恨。鍵盤俠是有用的,但是你不應該奢望鍵盤俠行動,你應該奢望鍵盤俠關注你,制造話題,這樣你就贏了一半。這兩群人之間的巧妙互動,是引起話題的關鍵。
在傳統媒體時代,我們的營銷方式是所謂的AIDMA(A:Attention(引起注意);I:Interest(引起興趣);D:Desire(喚起欲望);M:Memory(留下記憶);A:Action(購買行動))。
到了PC時代,我們的溝通方式是AISAS(A:Attention(引起注意);I:Interest (引起興趣);S:Search(挖掘有價值產品信息); A:Action(購買行動);S:Share(分享給其他人))。
進入到新媒體時代,我們的溝通方式變成了ASCEAS(A:Attention(引發關注)要么不做,要做,就要讓人印象深刻; S:Search(搜集資訊)當消費者感興趣,而上網搜尋時,我們對應的資訊是否“完整、正確”?;C:Connection( 產生關聯)我們所創造的話題,能否深入消費者心中,誕生屬于他自己的故事?E:Experience(比較體驗)當消費者誕生比較體驗的意愿,會跟誰比?我們如何比贏?如何幫助體驗成功?A:Action(造就行動)在每一個細節上,如第一屏就能方便消費者采取行動;S:Share(鼓勵分享)唯有更多人愿意分享,才能引發更多的自發性關注。
做媒體和做產品一樣,定位很關鍵:企業新媒體營銷,最關鍵是你的用戶到底要什么?你能提供什么有價值的東西?
流量不是決定因素:通過科學的分析,我們要知道應該在什么時候、用什么方法去和流量背后的人群建立溝通,這樣聚合的價值就產生了。
創新才有生命力:新媒體營銷所需的不僅是媒體資源的硬性優勢,更需要媒體能否給自身提供別出心裁的營銷策略建議,進而增加傳播內容的閃光點,如事件營銷的創意、活動主題的創意、互動活動的創意等等。
發揮行業特點和優勢:最懂你的還是你自己,企業不要完全寄希望于第三方專業團隊。企業必須經營好好自己的話語權,你自己的兒子你都不管,別人會全心對待這件事么?更何況,他根本就搞不清楚你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
如果說新媒體營銷的所有形式是“術”,那么研究用戶心理和需求,為用戶推送有價值的信息就是“道”。道與術的融合,才能為玻璃企業營銷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