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市銀行中報已公布完畢,在凈利潤增長深受詬病之時,其他數據亦可圈可點。
16家銀行整體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萬億元,同比增9.87%;凈利潤達7015億元,同比增2.48%,撥備同比增長56.7%,撥備后利潤同比增3.46%。其中,城商行及股份制商業銀行整體利潤增速優于5大行。
劉華鵬老師在農業銀行講授互聯網金融
對于目前的銀行業來說,信用成本高企,經濟發展進入困難期,導致銀行資產質量進入下行期;加之經濟低迷,央行自2012年六月份以來已連續七次降息,并持續提高存款利率上浮幅度,其為了促進利率市場化提高存款利率上浮幅度,導致銀行存貸利差下降,上述不利因素均導致銀行增長趨勢受阻。
2015年上半年,16家上市銀行實現撥備前利潤同比增長11.4%,歸屬母行凈利潤同比增長2.4%。其中,城商行凈利潤平均增長幅度為15.9%,八家股份制銀行平均為6.4%,五大國有行則為0.8%。
《投資時報》記者整理數據發現,國有大行均出現凈利潤增長疲態,其增長幅度均在1.5%以下,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已明顯放緩。
數據顯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凈利潤分別為1494.26億元、1318.95億元、1045.64億元、907.46億元、373.24億元,增長幅度分別為0.7%、0.94%、0.5%、1.14%、1.5%。其中,中國銀行不僅在國有行中增長幅度最小,也在16家上市行中位列最末。
平安證券報告指出,大行拖累行業增速低于預期,靜待經濟拐點。除中行外,大行表現普遍低于預期。
以手續費收入為例,16家上市銀行上半年同比增長達14%,但大行增幅僅為4%。究其原因,主要受經濟下行、大行占比較高的結算類收入增速下降以及相關費用監管影響所致。
各家銀行2015年半年報顯示,16家上市行中,南京銀行表現優異。其凈利潤增長為24.45%,是唯一增速超過20%的上市銀行。此外,寧波銀行、平安銀行、北京銀行凈利增長也超過10%,增長幅度分別為15.6%、15.02%、13.62%。
國金證券認為,自2013年開始,南京銀行逐步進入非標資產驅動業績增長的階段,其表內非標資產占總資產比重由2012年底的10%趨勢性提升至如今的29%。在該行顯著高于行業的利潤增長、中間業務擴張以及存款增長背后,激進的非標策略依然發揮著重要推動作用。
南京銀行總資產為7313.02億元,較年初增長幅度為27.59%,成為唯一一家增長率在超過20%的銀行。國泰君安認為,南京銀行為最優基本面銀行,規模、息差、中間業務表現均十分亮麗。
《投資時報》整理數據發現,在資產不良和利率市場化背景之下,上市銀行加快轉型發展,收入結構持續優化,非息收入逐年上升。
其中,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國銀行的非息收入占比超過30%,分別為30%、37%、33%;華夏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非息收入占比低于20%,分別為18%、18%、16%。
從行業來看,上半年銀行的非息收入同比增長14.26%,增速同比下降6%。其中二季度非息收入同比增長19%,高于去年同期的水平。
非息收入主要貢獻來自于銀行卡、理財業務和投顧業務的增長。其中,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商銀行增速較快,南京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處于同業領先水平。五大行基本與去年持平,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分別同比上升,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下降。
2015年上半年上市銀行成本控制力度加大,上市銀行成本收入占比同比下降至24.7%,銀行控費動力加大。其中,南京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成本收入占比同比下降幅度較大,分別為6.3%、2.4%和2.5%。
在2015年半年報中,股份行和五大行的不良暴露速度較快。
在16家上市行中,僅有三家城商行的不良率在1%以下,南京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不良率分別為0.95%、0.92%、0.89%。兩家銀行不良率在1.5%以上,農業銀行為1.83%,招商銀行為1.5%。
從行業來看,資產質量繼續承壓。上半年上市銀行資產質量壓力依然較大,二季度末不良貸款余額環比增長12.1%,不良率環比上升12bp 至1.45%,股份行和五大行的不良暴露速度較快。二季度末關注類貸款較年初增長23%,逾期貸款增長42%,對下半年均有加大壓力。
結構上來看,不良貸款主要來自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從區域上觀察,主要是產能嚴重過剩區域、鋼貿煤貿區域、大宗商品區域、小微企業區域等。此外,亦有從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等區域向中西部蔓延的趨勢。規模上也有從小企業向大企業蔓延之勢。
在應對資產質量的措施上,各家銀行較為一致。一方面是針對新增貸款,嚴格客戶準入,避免產能過剩行業,主業不突出中小企業等,實行清退機制;另一方面,風險體制改革,信貸文化建設等,實現全面管理,加強存量債務的清收、處置、變賣等。
中信建投認為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處在風險集中暴露期,清收效率將有所下降,銀行因此可能會被動暴露不良。
2015年上半年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90%,環比下降16%,從銀行來看,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中國銀行撥備計提壓力較大,其撥備覆蓋率分別為162.13%、157.37%、155.18%、57.37%。
此外,2015 年上半年上市銀行資產負債表中逾期貸款增長較快,16 家上市銀行整體較年初增長42%,其中,華夏銀行增長較快,寧波銀行和中信銀行增長率較低。
對于不良壓力,中信銀行在半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從2013 年開始,金融業不良資產區域性風險開始顯現,去年不良資產暴露加速。今年上半年,銀行業不良貸款率較高,從銀監會公布的數據看,平均值在1.5%,中信銀行受上海鋼貿拖累,業內最早暴露不良率,2013年突破1%以后,今年上半年一直在1.3%~1.4%之間。
從行業看,批發零售業是不良發生的主要行業,另外,低端制造業由于經濟下行和轉型壓力可能帶來較高的不良率。此外還有煤炭行業,目前,煤炭價格已回到1994年左右的水平,一些在高峰時進入的企業將面臨較高成本,電煤基本虧損,焦煤盈利有限,煤炭行業將可能帶來一些不良風險。
最后,政府融資平臺,鋼鐵、光伏、電解鋁等個別企業可能出現局部風險,出現行業風險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