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精彩內容參見:https://liuhuapeng.jiangshi.org
陌生人匿名社交所滿足的深層心理需求在客觀上不具備可持續性
除了無聊之外,陌生人匿名社交所滿足的深層心理需求有兩類:a)偶發性的分享需求,用戶在產生匿名UGC時的行為模式是非常偶然、零散的。b)偶發性的好奇,用戶在消費其他陌生人匿名UGC時的行為模式是非常偶然零散的。也就是說,在陌生人匿名社交平臺上,無論是UGC的生成還是對UGC的消費需求都是偶發的。那么雙向偶發的需求是否能夠撐起一個可規?;?、高復用率的社交平臺呢?如果雙向偶發需求的目標都僅僅是指向匿名UGC的話,答案應該是很明顯的。

陌生人匿名移動社交平臺采用長篇UGC內容值得商榷
長篇UGC天然地與移動端用戶行為模式不相符。這是因為:目前移動端屏幕只支持單任務操作,用戶會自然而然的在打開一個任務之前對成本收益進行衡量。長期而言,利用大塊時間在手機上隨機閱讀長篇UGC的機會成本過高,長期高復用率的可能性并不大。
無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匿名社交都很難產生有效的社交機制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里談到過關系維度的概念。人與人之間存在著持久屬性各異的關系維度:比如興趣愛好維度、性取向維度;比如價值交換維度、未來價值儲備維度;比如感情維度、價值觀匹配維度。那么問題來了:我們在匿名社交平臺上能夠找到可持久存續的關系維度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還沒有發現。
更多精彩內容參見:https://liuhuapeng.jiangshi.org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