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峰,王海峰講師,王海峰聯系方式,王海峰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50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王海峰:【中國式家庭=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2016-01-20 14623

     淪陷在父教缺失的時代

    古語說“養不教,父之過”,而這個時代似乎越來越缺乏“父親的教育”。


    原始社會中,爸爸會帶孩子出門打獵,孩子就被爸爸帶著去探索世界。而現在卻完全不是這樣,爸爸沒能成為家庭的重要角色,在家庭關系中成為一個影子式的爸爸。對媽媽和孩子來說爸爸缺席了,對爸爸而言,家庭甚至淪為了旅館。


    針對北京3~6歲幼兒的父親的調查發現:80%的父親認為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與孩子交往。對天津市1054人的調查顯示:在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子女教育父親“缺位”的情況,母親是子女教育的絕對主角。


    2008年,中日韓美四國的研究者發現:即使是正常家庭的父親也已經遠離了孩子。中國高中生將父親選作第六傾訴對象,排在同性朋友、母親、異性朋友、兄弟姐妹、網友后,其他三國的高中生也僅將父親視為第五傾訴對象。


    無論在情感、陪伴、尊重、親密還是在問題解決方面,父親為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多,這說明父親在孩子成長中并沒有承擔應盡的責任。


    焦慮的媽媽如影隨形

    “禍不單行”在中國式家庭的體現就是,當孩子擁有一個缺席的父親的同時,老天還會給他一個焦慮的媽媽。


    當丈夫主動或被動的成了家庭中的隱形人,但現在婚姻的不穩定使母親對于婚姻的依賴、對于丈夫的依賴減弱了,此消彼長,于是母親便把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丈夫繼續被往外推。母親認為安全感要從孩子身上獲得,畢竟這是血緣關系,是牢靠的、最安全的。所以妻子慢慢地把感情和注意力從丈夫身上抽離出來,而放在孩子身上。


    但孤軍奮戰的女人會難以避免的陷入孤獨感和不安全感中,又會不自覺的把家轉化為她痛苦的工作場所,用讓人窒息的愛和焦慮將孩子裹挾,造成孩子和媽媽之間的過度依賴。


    孩子因此更多地生活在一個母親的世界里,而不是父親的世界。夫妻情感、親子關系、孩子教育的問題也開始接撞而來。


    失控的孩子

    有多少孩子教育的問題,就有多少夫妻矛盾問題。


    一個在家庭中被疏離的丈夫,是一個沒法回家的男人。一個沒辦法回家的男人背后,必然有一個很寂寞孤獨的女人。看似是親子的問題,其實是夫妻情感的問題。


    可媽媽那本應由丈夫承擔的焦慮和需要,都被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各種情緒中如困獸一般壓抑、掙扎、暴虐、偽裝。


    成為媽媽 “替代丈夫”的孩子會過早的承擔起成人的角色,家里會出現小大人,心里未被成長的部分被嚴密的包裹,以其他各種身心疾病來表現;或者孩子會“永遠做媽媽的好孩子”而進入那種拒絕成長,依賴性強的狀態,沒辦法探索社會,融入社會。


    但當孩子開始失控,“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又會使得家庭系統重新達到一種病態的平衡。因為教育孩子的矛盾會升級成家庭的主要矛盾,從而掩飾了很多問題,讓婚姻能夠維持。但是,這絕對不是一個有活力、有彈性、有生命力的婚姻。


    這種現象隱藏的是家庭問題:當問題出現后,夫妻之間沒辦法良性地交流和發展。

    男人以工作來逃避問題,女人則是以照顧孩子來掩蓋問題。這些掩蓋會填滿夫妻之間的嫌隙。看上去,男人變成工作狂,媽媽則沉溺于對孩子的愛。兩個人都以理直氣壯的態度拒絕處理夫妻間的嫌隙,更喜歡用孩子說事兒,因為用孩子說事兒,更冠冕堂皇——孩子是更脆弱的,你忽視我可以,但是不能忽視孩子。但其實,每個人最不能忍受的是自己被別人忽視、蔑視。

    最大的危機是夫妻作為父母分工合作系統的破裂


    從女性視角很容易簡單認為:男人連基本的責任心都沒有,直接把男人貶為動物層面。因為男人沒有責任,父親的角色缺失,所以孩子得不到照顧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很多母親抱怨:你們這些男人知道不知道我有多么辛苦?男人也會說:我養家也很辛苦!雙方都抱怨對方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都覺得對方不理解自己,于是就更不愿意去理解對方,最終陷入惡性循環。


    讓大家更平和地看問題,不是簡單的否定和批判,批判只能帶來反擊,即使對方真的錯了,但是也會出于面子去反抗。


    所以,我們不如理智的思考一下:一個男人為什么沒辦法執行父親的角色?難道單純地是由于男人工作太忙造成的嗎?當然不是。


    1、應試教育的問題或者工業城市化問題

    農業文明中,孩子有很多的生存技能需要從父親那里傳承,比如說木匠是祖輩傳下來的,必須要服從父式教育和管理,這是農業社會的特點。但是到了工業社會、信息社會,孩子不再需要去父親那兒學習,到處都可以獲得知識,父親的作用被削弱了。


    另外,應試教育導致在孩子早期、未成年前,父親和孩子的交流無從下手,孩子整天就是學習,母親照顧孩子的起居。還有,就是中國的家庭關系,西方國家夫妻關系是第一關系,所以丈夫和妻子對于孩子之間的距離是等同的。但中國不同,中國第一關系是親子關系,第二關系才是夫妻關系。親子關系中,顯然母親對孩子更親,本來就搖搖欲墜的父子關系,又被擠了一下。父親進一步退居二線。


    2、傳統觀念導致男人遠離孩子

    在中國的傳統教育當中,本身父親就不是重要的角色,男主外女主內是中國傳統意義的家庭。家長制也是中國的傳統,家長制就是父和孩子之間的這種關系,不僅僅是血緣、親情關系,還有一種永遠不可逾越的鴻溝,就是父為子綱,即上下級關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父親會不自覺的提醒自己“要保持威嚴”,“不能離孩子太近”,這是一條邁不過去的溝壑。

    3、男人害怕擔當父親

    從心理學角度講,男人長大必須要期待一個重要契機,就是要擺脫對母親的依戀,而這種擺脫的階段對于他是痛苦、焦慮的。所以男人在潛意識里對于孩子的誕生和到來總是“悲喜交加”,男人一旦有了婚姻和孩子,他童年的焦慮和分離的痛苦會呈現出來,他會有些害怕,擔心妻子有了孩子后,他又要面臨分離。


    對于男人影響更大的是情感,因為妻子的情感勢必要轉移到孩子身上去,所以丈夫會有被忽視感,這種被忽視感與他童年和母親分離的痛苦會產生聯系,等于放大了他的恐懼。因為每個人心里面都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那些早期受到的創傷和痛苦恐懼,讓他經常在成人的角色與孩子的角色之間轉換。


    男人是矛盾的動物,他既渴望愛,女人給他獨一的專屬;他又害怕,得到了太多的愛,又會受到束縛,沒有了自由。他既想得到子嗣繼承血脈,但是他又害怕孩子出生,他的愛會失去。


    系統地看問題,為中國式家庭尋找出路

    中國這幾代的男人和女人都不懂如何處理情感問題,這是中國社會最大的危機。男人把生活的焦慮投射到工作上,女人把焦慮投射到孩子上,都是無法處理自己的狀態。父親缺席了,孩子可能出現問題,但這絕對不僅僅是男人的問題,如果你簡單地認為是男人的問題,那么只能造成社會中男女之間彼此的仇視、孤立和怨氣,只會導致孩子與父親更大的隔離。


    問題的正解是:女性需要去發展除了家庭之外,作為一個人的生活。女性的天空很大,如果單單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那么,她是在浪費生命。 一個男人如果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那么,他無法去面對一個核心的主題,就是如何面對自己的情感,如何面對自己的脆弱,怎么去挑戰一個女人,而不是像躲避媽媽的小男孩一樣去生活。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 无遮挡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三区|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久久国产视频一区|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蜜桃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高清av| 国产99视频精品一区| 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精品|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三区三区不卡|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国产精品男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色视频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精品一区| 任你躁国产自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果冻|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