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講人:向松祚(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主題:推動中國企業國際化
時間:2016年5月15日
主辦:中國與全球化智庫
5月15日,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在發言中表示,中國要成為一個科技強國,轉型升級要真正成功,我提出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就是中國企業,哪怕有一個就行,能夠拿出數十億,數百億成立一個研究所,這個研究所不是研究公司的產品和服務,而是研究人類的未來,人類的下一步。
向松祚表示,幾乎中國所有的企業都是追逐眼前的短期利益,什么短期市值、短期收入、短期利潤,我們這種格局、境界與美國這些偉大的企業差距太遠。
以下是澎湃新聞對向松祚發言內容的摘錄:
我們談產業升級,經濟轉型已經20年了,我想再過二三十年我們還會談這個話題。站在今天這個時點上,我談三點,今天我們真想做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話,我覺得在三個方面必須要下最大的決心。
第一在宏觀政策上,我們必須要徹底放棄“貨幣萬能主義”。我認為今天不僅是中國,全世界都是如此,有一個詞叫“貨幣萬能主義”。什么時候只要經濟稍微波動出現問題,我們就用貨幣(政策),降息、降準、擴張信貸。
過去八九年的時間情況怎么樣呢?貨幣信貸客觀來說,2009年無論從哪個指標衡量,我們貨幣信貸擴張可以講是天量的,新增量、總量、M2任何指標都是如此。國民經濟增速卻沒有上去,而一直在下行,《人民日報》權威人士講話也說得很清楚了,雖然沒有用我這個詞,但是他已經講得很清楚,已經承認了,這是不行的。
今天不僅是政府官員,包括很多企業家仍然是這個思維。中央下這么大的決心要“三去一降一補”,三去的核心就是過去貨幣信貸瘋狂擴張造成的。美國、日本、歐洲都搞量化寬松,全球一樣。
中國不能再走貨幣刺激的老路,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處在非常危險的境地。《人民日報》權威人士寫的長文話不那么尖銳,但話其實已經說到底了。我們現在高杠桿、高負債,搞出的高產能,房地產怎么消化?中國金融體系應該講是非常危險的,銀行的不良貸款是在快速上升的,而且目前銀行貸款的數據仍然被大大低估了,我們怎么辦?還能搞得下去嗎?
第二個,從產業政策上要放棄互聯網萬能主義,現在好像“互聯網+”所有問題就解決了。全部談“互聯網+”,大家請教科學家、工程師,互聯網是偉大的革命,沒有人否認,但是互聯網能夠代表一切嗎?我想新工業革命不僅僅是互聯網,其實新工業革命更重要的是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能源,這個天天觸網,搞互聯網能搞得下來嗎?
中國現在對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業很關注,全部搞投機取巧的東西,這是非常麻煩的。如果這么搞下去,最后非常糟糕,就是一地雞毛,有什么真正的創新,有什么真正的升級?我覺得非常麻煩。
第三個,從整個國家的制度、機制,包括企業家和所有中國人民要放棄短期利益至上的心態。最近看到互聯網上一篇文章講,BAT和臉書十年規劃相比有很大區別。他講,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和美國的互聯網企業差距在哪里?比如說百度和谷歌的差距在哪里?這些互聯網公司市值非常大,大家崇拜得不得了。但是他們有了錢,有這么高的市值,他們在干什么呢?他們在引領全球的技術創新嗎?他們拿出錢在引領人類的未來嗎?
我說中國要成為一個強國,成為一個科技強國,轉型升級要真正成功,我提出一個標志性的事件,我認為到今天還沒有出現。什么標志性事件?就是中國企業,哪怕有一個就行,能夠拿出數十億,數百億成立一個研究所,這個研究所不是研究你公司的產品和服務,而是研究人類的未來,人類的下一步。
美國電報公司1919年成立貝爾實驗室,這個大家都知道,貝爾實驗室在過去幾十年,上百年時間,它的科技創新毫不夸張地說,超過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國家,甚至某種意義上也超過中國,就這一個實驗室。今天大家說華為了不起,我也認為華為了不起,但是華為也還沒有做到這一點。
我們這么多企業是沒有錢嗎?不是沒有錢。BAT公司沒有錢?但是他們去干什么?我不需要展開說。就是我們中國絕大多數的企業,幾乎中國所有的企業都是追逐眼前的短期利益,什么短期市值、短期收入、短期利潤,我們這種格局、境界,實實在在地講,與美國這些偉大的企業差距太遠。
喬布斯說你必須區分企業家和商人,商人是以賺錢為第一目標,企業家是以做事,以改變世界為目標的,所以為什么百度搞出這些東西來。當然我們在制度上也要保證。很多企業家在今年年初都在討論這個問題,是不是要把資金轉走。我們提出來了全面依法治國。能不能讓企業家,不僅是國內的還有國外的,讓所有企業家都能安心地在中國長期、長遠的科研開發,長期投資。我們很多企業能把這些炒期貨、股票、房地產的錢拿來成立一個研究所,研究十年、二十年、一百年,如果沒有這個的話,我們談轉型,再談三十年我估計也成功不了。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