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增長一直是很多產品需要去面對的難題!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用戶拉新成本越來越高。新的流量平臺卻很難一下子吃透,很多人又望而卻步。互聯網發展的不同階段會有各種層出不窮的用戶增長手段,但其實在所有的手段背后,都有一套可遵循的方法是指引我們構建手段以達到用戶增長的目的。
在做產品的用戶增長策略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三個問題:用戶是誰?在哪里?有哪些特征?
用戶增長的基礎是用戶,所以在做用戶增長前,用戶分析很重要。用戶分析的目的是形成用戶畫像,畫像的維度越多越好,越精確越好。包括但不限于年齡階段、興趣愛好、區域分布、網上聚集區等等。
在此基礎上,才能針對性的制定所有的用戶增長策略達到目的。不然,都不了解用戶,很容易使方向跑偏,或者用戶增長效率不高。
目標和方向明確后,要做的就是目標拆解并細化,制定相應的手段去完成用戶增長的目標。用戶增長的手段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會產生層出不窮的手段。但所有的手段無非歸類為兩個框架內,產品框架和運營框架內用戶增長手段。
產品框架內
產品框架內的用戶增長手段,有兩個方面的效用:一是承接用戶流量,二是產品內部增長機制。
用戶增長其實是長期性的手段,不僅僅是用戶到了產品內,登錄注冊了就完了,應該以一個完整的用戶生命周期的角度去看用戶增長。
產品框架內承接用戶流量其實就是當新用戶到當前產品平臺時,需要在用戶形成對產品最初認知的時候完成用戶引導,并迅速提供用戶價值,以占領心理定位,并形成長期的用戶關系。
因為用戶在進入產品的最開始階段,產品能否get到用戶的點,滿足用戶需求,提供用戶價值,決定了這份關系能否持續,第一印象很重要。產品功能需要做好認知銜接,包括但不限于新用戶引導,新手期任務,新用戶獎勵,特定的用戶激勵體系等等。
產品內部的用戶增長點其實就是產品內部能夠帶來用戶增長點的功能體系。比如:分享、利益獎勵、用戶邀請等等本身的手段,最著名的莫過于滴滴和現在拼多多了。
滴滴的分享紅包能夠讓朋友和用戶自己同時得到紅包獎勵,通過這種長期的獎勵分享機制,迅速完成了用戶增長,用戶習慣培養和用戶促活(當然成本還是很高的)。
拼多多本身的核心需求就是拼單,拼單本身就需要很多人參與,所以拼多多在初期的產品框架內就依托拼單做了分享獎勵紅包的產品策略,完成了快速的用戶增長。其他的還有微信的搖一搖,趣頭條的分享掙現金,知乎早期的邀請碼制度,都是用戶增長的產品功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