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樓市的走向,經濟學家馬光遠近期表示:如果調控政策的目標明確,在力度上不做“俯臥撐”和傳遞誤導的信號,全國一線城市房價下跌30%,價格回到2016年底的水平基本已成定局。
目前,一直和政策僵持的房價開始動搖和分化:二手房的議價空間開始增加。數據表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中,有超過五成的樓盤價格出現下跌,其中上海、廣州和深圳三城市,已有此類樓盤價格下跌幅度接近10%。同時,開發商在開盤時打折、暗降、促銷等手段明顯多了起來,率先降價的萬科、恒大則嘗到了好處,其它開發商將會快速跟進。雖然還有個別樓盤的開盤價依然上漲,但在當前情況下,只能視為給未來的降價創造空間。這樣,房價的走勢在經歷一個多月的博弈后,價格下降的空間已打開,購房者看到了政策堅持的決心,開發商也開始不再對政策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面對房產稅開征越來越快的腳步,如果再有開發商自恃現金流不緊張硬扛,恐怕被動的只能是自己。
至此,基本可以判斷:房價的觀望期已結束,全國范圍的降價潮將會如期而至。如果調控政策的目標明確,在力度上不做“俯臥撐”和傳遞誤導的信號,全國一線城市房價下跌30%,價格回到2016年底的水平基本已成定局。
大家擔心的開發商推遲開盤的情況更不會出現,因為一旦政策緊縮、開發商的資金鏈緊張,開發商惟一自救的辦法就是降價和加快開盤回籠資金,誰也不愿做政策的犧牲品被清盤重組,這是最基本的博弈邏輯。
對開發商而言,應清醒意識到,通過本輪調整,以暴利和投機為主要特征的房地產市場的價格邏輯,將發生顛覆性變化,房地產最終將回歸微利和居住,抱著巨額利潤不放的開發商將會死亡,房地產行業將重新洗牌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