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在佳兆業前海廣場-佳璽分享了大灣區時代前海的機遇和前景。大城市和城市群還是城鎮化的未來方向;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經濟和房地產的未來關鍵還是看人口。
談到時下的熱點話題,此次所謂的貿易戰美國的真實意圖是要精確打擊未來對美國構成挑戰的信息與通信技術等中國制造2025。對“中國制造升級”與深化改革同樣意味著機遇。中國通過深化開放來應對將面臨的沖突,比如新提出的海南自貿港與即將落地的粵港澳大灣區政策規劃。
關于城鎮化,馬光遠認為中國城鎮化戰略的方向是大城市和城市群,而非容易導致誤區的就近的小城市的城鎮化。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國家,人口向大城市的流動從來沒有停止過,特大型優質城市是中國極度稀缺的資源。從大城市數量來看,江蘇、廣東、山東分別為8個、7個和7個,與各自GDP總量高度正相關。在后工業化時代,大城市在經濟中的地位繼續提升。一個國家第一大城市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分別為:紐約2.7%、東京10%以上、倫敦13%、首爾20%,中國最大城市上海僅1.7%。美國經濟學家哈瑞-丹特認為中國人口在2025年將下降,將是中國債務、房地產泡沫加速破滅的根本原因。中國人口的低生育率將使中國經濟與房地產發展面臨挑戰,深圳近三年的常住人口分別增加約60萬、53萬、62萬。
在市場化紅利、工業化紅利、全球化紅利及人口紅利支撐過去40年的高速發展后,馬光遠指出:“下一個30年中國最大的紅利就是城市化,而一線城市是中國最短缺的資源,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以后的龍頭一定是深圳,而前海又是“特區中的特區”,未來空間與機遇值得期待。而針對大家關心的房地產話題,也就是增量投資逐漸減少,資產配置主要在供應日益緊缺的存量范圍。投資房地產,要研究中國財經團隊,特別是劉鶴、易剛、郭樹清,他們的理念符合改革開放的基本走向。未來缺錢會成為一個主調,以后錢投哪里要謹慎。
同日,佳兆業正式發布旗下TOP系公寓產品——佳兆業前海廣場-佳璽,建面約68-115m2 ,是繼卓越前海一號、前海時代、前海嘉里中心等項目后的灣區內第六個核心資產,集公寓、住宅、辦公、商業、TOP系精選酒店等業態于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