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懷著一種景仰的心情走進會場的。
幾天前,朋友便電話邀約,說被譽為“愛新覺羅家族最后一個文人”、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的普教授, 是我國著名孫子兵法與商戰研究專家,國家數字圖書館館藏著作作家、中國未來學會軍事分會常務理事,多年從事講學與著述,國際評論認為是具有開拓性的中國
文化專家。著有《白話孫子兵法》,《禪宗美學》,《資治通鑒演義》等。自小深受傳統
文化熏陶,喜愛繪畫及收藏,年勤力于治學和講學,擁有繁花似錦,碩果累累,桃李天下的豐富人生。她在中國
文化、佛教、美學和軍事等諸多領域涉獵廣博,造詣深厚,是中國優秀傳統
文化的集大成者和積極的承傳者。她的著述面寬闊,文字清麗深刻,共撰寫和主編過近千萬字的著作,是我國當代重要的國家圖書館館藏著作專家。十幾年前普教授開始專著于孫子兵法的研究,從哲學,心理學,美學和社會學等方面予以闡發,深具獨到之處,令人大開眼界,所著《白話孫子兵法》是國家研究孫子兵法的重要文獻之一。在2003年10月召開的“二十一世紀孫子兵法與企業發展國際論壇”上,普教授做了《孫子兵法與企業發展
戰略》的報告,成功地將孫子兵法在現代
經濟生活中的價值和運用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和剖析。她將孫子兵法的精華向論壇展示,客觀評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謀法韜略在商戰中的可運用性和經營性;論述建立企業命運共同體乃當務之急不容遲緩之事,使21世紀以
團隊式的結構相互戒律,成為商戰中一種多贏性可操作方式;借鑒國有企業集團奮斗的優勢力量,弘揚傳統軍事組織形式的有益方式,在相關的體系結構中彼此呼應,形成有機的生命體,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普教授的理論汲取了優秀的古代
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飽含東方智慧和仁義,在中國企業紛紛引進西方管理理念和模式而普遍出現水土不服,食洋不化的現象時,古為今用,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校正了一些企業家被西方管理思潮所誤導的思維方式,引領他們走向一個嶄新的思維境界,并且使傳統
文化在走向現代生活,走向企業,走向國際的過程中,重放光彩,衍生出新的生命力。
在朋友的描述中,我的眼前浮現的是一位鶴發童顏,秀美儒雅的老學者的
形象,然而,當她走上講臺的時候,我卻大大的失望了:普通的衣著,不修邊幅的樣子,就如同農村一位再普通不過的大嬸,這樣的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又如何與《兵法》聯系在一些?于是,我便心不在焉地玩起了手機。
然而,當普教授坐上講臺,一開口,卻深深的吸引了所有在座者的注意力:神采奕奕,出口成章,娓娓道來,用簡潔的語言將孫子兵法的精華聯系現代商戰和
金融危機…….有人說:知識使人美麗。此時,我才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是的,僅僅是幾分鐘的時間,知識,博學,讓一位樸實的老人升華起一份深沉的美來!于是,我便擁有了一個美麗而充實的午后的時光。
普教授說:一個個公司就是一個
團隊,首先就須遵守《孫子兵法》中“道”的原則,用通俗的話講:上下一心,生死與共。只要
團隊上下都向同一個方向努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凡事必成,且事半功倍。團結的精神尤為重要,這樣才能保持
團隊穩定,充分挖掘
團隊成員的潛能,才能逐步發展壯大。
孫子兵法中提到將帥五德:“智信仁勇嚴”。普教授認為這不僅是管理者應具備的素質,也應該是每位員工所應培養的個人素養。其中的“智”是至關重要的,普教授用兩個字來概括------明白,生活中要做明白事理的人,工作中更是要想明白,干明白。“仁”就是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打造一個融洽的工作氛圍,讓大家在適當的
壓力下體會工作的快樂。“嚴”和“仁”并不矛盾,我們不但要嚴于律己,也要嚴格管理,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工作的標準一定不能降低,久而久之,就能提高自己的技能,也就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部門內有剛參加工作的“八O后”年輕人,更是要把握好“仁”和“嚴”的度,使他們盡快的進入角色,早日獨當一面。而且從一參加工作就養成的嚴謹的工作態度會使他們受益終生。
普教授還講到:方法是悟出來的,不是學出來。可見任何學習都不能生搬硬套,“淮南為桔,淮北為枳”,“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比如象現在的
金融危機,中國沒有經歷過,沒有經驗可循,因國情不同,又不能把國外的經驗照搬。同樣現在保險
市場的競爭之激烈,在中國前所未有,在衡水也前所未有,在發展中各家保險公司是對手,但在維護整體保險環境上,對手就成了朋友。只有發展環境和諧穩定,才談得上在競爭中發展。如果因為惡性競爭導致這個行業的整體信譽度下降,誰也不會是贏家。
在演講中,普教授有著許多不錯的理論:“國際級的領導是用孫子兵法在交流思想,交流
文化,交流韜略。”“孫子兵法由孫武傳承下來,必然有其家
文化的特點,這個家族的
文化,一是要練兵的有實踐,二是暗中助人的精神奠定軍事成功的重要法則,這個法則就是懸賞,用賞賜恩及士兵,使得他們團結一致,這是孫子兵法的核心內容。”“孫子練兵3個字,第1個字“法”,第2個字“威”,第3個字“德”。”““威”字是我們今天在研究孫子兵法 ,打仗的時候可以借鑒的一個重要點。城市有威,企業有威,今天的廣告品牌研究就是在威字上打品牌,當我們在商戰之后,這樣的用品牌二字的時候,我認為城市品牌,一個風景太湖景區品牌,一個國家,品牌,就像他整體
形象的一個說法,這個詞也必將改變他狹隘的含義,擴大為城市
形象。”“我想可以用9個字來概括圣人的一生:“形勢”、“找明主”、“時知進退”。”“孫武怎么樣教將軍們打勝仗:第一要了解情況,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第二,主張打實力。第三,講應變,叫應變的
戰略思維。”“ 孫子兵法里常有這兩句,他經常說一場戰爭的勝利必須是明主和良將的配合 ,用我們今天的話說明主和良將必須聯手才能共贏,所以我們各單位必須找到以個優秀的一把手,一個企業董事長必須找到和你配合的良將,這是打仗的規律,也是孫武成功的規律,明主和良將聯手共贏。”……….這些充滿了智慧的語言,在工作生活中,一定會很有幫助和指導意義的。
睿智、從容、儒雅,在舉重若輕的娓娓敘述中,將兵法的精髓沉入到聽講者的思想,這就是普穎華教授;從哲學,心理學,美學和社會學等方面予以闡發,深具獨到之處,令人大開眼界,這也是我聽普教授演講后的感受與感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