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辯證法奠基人赫拉柯利特說,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體。同理,信息化系統建設也一樣是包含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等諸多內容的大系統。因此,采用系統工程的思維方式和方法來研究、開發和建設系統,才會取得更好效果。 政府部門信息化系統建設大體上可以分為管理服務型、服務管理型和業務協同型三類。但無論哪一類系統在開發時都會遇到以下一些問題:1、提供什么樣的管理功能?2、提供哪些服務?3、開發采用的標準是什么?4、選擇什么樣的應用系統?5、怎樣構建軟硬件技術平臺?6、安全措施有哪些?
上述六個問題也稱為應用系統開發的“六要素”,既稱之為要素,所以在系統開發時就不能可有可無,或者事后彌補。要搞好信息化系統建設,滿足信息系統的全局、關聯、最優、綜合和實用這五個至關重要的特性,就必須整體的、全面地回答“六要素”所提出的問題。
系統建設的“六要素”來自三個區間,通常認為邏輯維、時間維和知識維共同組成信息化系統建設的三維結構。
邏輯維--表現信息化系統建設的任務與目標,是信息化系統建設的頂層。主要有問題提出、目標選定、可能的系統方案綜合、系統分析建立模型、系統最優化選擇、系統決策和實施計劃確立等內容。
時間維--體現信息化系統建設的工作階段和先后邏輯關系,主要解決總體規劃、初步設計、開發、建設集成、運行和系統更新等問題。
知識維--我們建設信息化系統必須的業務和專業技術的知識總和。包括管理體制、安全體系、標準規范、技術支撐、人才培訓等所有需要的相關業務和技術知識。
信息化系統建設的決策者往往就是系統的最高使用者和領導者,而領導藝術中最具魅力的就是從大量事物的復雜關系中判斷出最重要最有決定意義的取向,這也許就是信息化系統建設成功與否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