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規范化管理,在買際工作中包括許多方面的內容,按其性質來看,可以分為管理制度和企業標準兩大類,每一類中又包含若干具體內容。分別說明如下:
1.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主要規定各個管理層、管理部門、管理崗位以及各項專業管理業務的職能范圍、應負責任、擁有的職權,以及管理業務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即規定應該“干什么”和“怎樣干”的問題。管理制度,從其涉及的范圍大小及規定的詳細程度上,又可分為:
(1)基本管理制度:這是企業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綜合性的管理制度,是企業管理的基本方針的集中反映。
(2)專業管理制度:它是在基本管理制度的指導下,對企業各項專業管理工作的范圍、內容、程序、方法等所做的規定:這一類規范在企業中占有很大比重,它是企業組織機構正常運行的基本條件。企業內各管理層次、各部門要依據它們來開展工作,使組織結構順利運轉;企業各級領導也要依據它們來連行各層次、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和配合;同時,它們也是制定管理崗位責任制度,以及對管理部門進行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專業管理制度的種類繁多,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企業各有不同之處。
(3)部門和崗位責任制度:它是具體規定企業內部各部門、各類入員的工作范圍、應負責任及相應權力的制度;建立科學的責任制是現代化大生產精細分工和協作的要求,它使企業生產和管理活動有條不紊地運行,它是企業實行經濟責任制的條件和基礎。
2.企業標準
企業標準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應達到的技術、經濟、管理水平的規定和考核的依據:企業標準包括生產技術標準、生產技術規程、定額標準和管理標準,它是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一項內容。
(1)生產技術標準:它是對企業產品或工程施工在質量、技術、規格等方面所做的規定:我國企業執行的技術標準,按照制定單位和使用范圍的不同,分為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五類:它們的水平往往有高低之分,是企業提高生產技術水平的幾個“臺階”。 技術標準一般包括產品標準、基礎標準、原材料標準、零部件標準、工藝標準、工裝標準、安全衛生標準、環保標準等。技術標準在生產的專業化、機械化、自動化程度方面,以及提高企業和社會經濟效益方面發揮著宣要的作用:它是一項我國企業魚待加強的技術管理的基礎工作。
(2)生產技術規程:它是按照生產技術過程客觀規律的要求,對產品設計、生產操作、設備使用與維修、安全技術、質量檢驗等方面所做的規定,是有關程序和方法方面的標準:生產技術規程是指導企業生產技術活動的重要依據,是建立正常生產程序的必要條件,是保證產品質量、合理使用資源、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也是建立各種責任制度的重要前提。
(3)定額標準:定額標準是企業在一定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對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的占用和消耗應當遵守的標準所做的規定,也叫做技術經濟定額:它是編制計劃的基礎資料,是組織生產的重要手段,是推行經濟責任制、提高經濟效益的有力保證:技術經濟定額主要有:勞動定額、定員人數、物資消耗定額、收益率、設備利用定額、流動資金定額、管理費用定額以及用于編制生產作業計劃、組織生產的期量標準等。
(4)管理標準:這是為了更好地行使計劃、組織、控制等管理職能,對企業各項管理工作(主要是各項專業管理工作、所做的各種詳細規定:它是實現科學管理、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的基礎工作之一,也是企業組織設計的重要環節:四、實現國際化與規范化管理的工具一一國際通用規范文本要想積極地參與到經濟全球化的連程中來,中國企業必須加速實施規范化管理,而企業規范化管理的實施,需要大量的規范文本作為參考:同時,為了能夠與國際接軌,按照國際標準實現企業管理的規范化,就要求這些規范文本必須是國際通用的。實踐也證明,用良好的管理制度規范管理,用完善的管理文案傳達管理信息,用簡潔的管理表格完善管理職能,是企業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管理制度是企業管理優化的重要保證:卓越的管理源于卓越的制度。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使企業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使許多日常性的管理工作只需按照一定的制度、規章去做,就達到最佳效果,從而大大減輕管理者的工作負擔,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文案是企業運行的重要工具,是企業自身管理和對外經濟往來的重要載體,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對外交往中起著規范、指導和協調的重要作用,科學規范、合理可行的文案在企業上行下達中通過傳遞準確的信息,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使企業各項繁瑣的事務變得簡單,使雜亂的業務變得有序。
標準化的管理表格清晰、簡潔,所表達的內容一目了然,是企業管理中簡便高效的文件處理模式,是企業管理中不可替代的工具。
管理制度、管理文案和管理表格,三者構成了一套完整的規范文本體系,為中國企業管理人員提供了一套系統的參考資料,同時也為中國企業實施國際化與規范化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