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上周又有意外之舉,投資20億就獲得了廣州恒大50%的股份。真是一筆巨劃算的生意啊!要知道恒大去年亞冠的獎金就高達1.57億,三年累計的獎金額就高達4.5億!正值恒大足球準備上市之前做此合作,馬老板的投資生意遠比他在阿里上的進退失據強好多。
這邊廂“天使投資人”馬老板爽了,那邊廂綠城的宋衛平惱了,聲討馬云見利忘義,組織球迷團抵制阿里,真是不淡定。忽然想起最近一宗怪異的生意,大連阿爾濱足球隊傳出出售隊中核心于大寶的消息(年前恒大開出5000萬的高價都沒讓阿爾濱心動),而且據傳隊里已3個月沒正常發工資了。
這幾件事看起來分立,細一分析有共同點,就是都是房地產企業投資的球隊,原來財大氣粗的主現在都缺錢了!
揭開房地產后華麗背后的丑陋面紗
很多人都知道房地產行業其實是個金融游戲,房地產商向政府競價買地,然后以地做抵押向銀行借錢做首付和開發款,向建筑企業招標做工程(費用都是完工付款),再向百姓做預售回籠資金,銀行再向買房者貸款。交樓之日各得其所,房地產商憑空獲利,空手道玩得那叫一個爽 。
但這可能已變成歷史了,因為現在國家收緊各銀行的存準率, 央行不再無節操的亂發貨幣,銀行首先不敢玩這游戲了,對房地產商不再無條件貸款,對到時間的貸款追討力度加強。再加上日積月累的高房價泡沫已越來越面臨崩破的那一天,消費者對購房大多持觀望態度,房地產商的空手道就玩不靈了,追求現金流就成了火燒眉毛的事了。
從2008年的4萬億大放水以來,中國渡過了虛假繁榮的5年,但這一切都是要還的。房地產業是中國式浮燥發展的一個縮影,因為其背后有著多達100多個行業靠其拉動,地方政府也要靠賣地財政來養活日益臃腫的官僚機構,家電、家居行業要靠他來推進家庭日用品的更新換代,當這一切的源頭出問題時這些行業的結構就會面臨巨大調整,于是當國家認真起來,不再用刺激性貨幣政策來拉動內需時,一些怪異行業的怪現象出現了。老沙這里不去對所有行業品頭論足,只聊聊自己熟悉的家電業
格力等家電大牌出事不是孤立事件
首先是格力的欠薪事件,再次是格蘭仕的工人鬧事,還有大部分家電企業的今年層出不窮的壓貨行為。這些事件其核心也就是一個問題,銷售不暢了!
銷售領域流傳很多軍規,其中有一條是“運氣來了,母豬也能上樹”。這話糙理不糙。面對國家4萬個億的補貼,家電行業的大佬們坐地數錢,大電、小電生產線一再增加,至于有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精妙的營銷策略,老沙認為不盡然,面對雪片樣的訂單,誰坐在格力、海爾那個統帥位子上都沒有多大區別。想當年毒牛奶事件暴發時,一個小小豆漿機生產廠歐科也能做3個多億生意。
但企業經營運氣總是短暫的。當源頭之水房地產企業也出現資金問題,樓市會長期不景氣下去時,下游企業的噩夢也就到來了……
家電行業將步入親民時代
當 國家的4萬億腦殘政策不會再有了,樓市拉動越來越無力,8項規定讓禮品行業舉步維艱,你身邊的高檔會所天天關門,高檔酒店改為“家常菜館”時,家電行業的也將進入真正的“親民時代”。
進入2010年代,面臨政策緊縮和互聯網經濟的雙重擠壓,家電行業其實是危中有機。
一、大家電行業的智能化進程倒逼式加快
當小米盒子、樂視TV橫行的年代,彩電是第一個被波及的家電行業,怎樣在顛覆性格局下分得一杯羹是個行業性難題;
當“一天只用一度電”的虛假宣傳被批評,叫停時,空調、冰箱行業要反省怎樣去推出能實質性解決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了。
二、廚衛行業不容樂觀
今年很多企業進軍廚衛行業,認為是最后一塊未被品嘗的蛋糕,但為什么會有這么長的時間此行業格局總是這么零散,大家都要拍著腦袋多想一下。
上半年老沙曾走訪了幾個廚衛行業的廠家,在沒有合理網絡布局,售后服務根本談不上的條件下盲目跟風在一個人口稀少的小鎮上做一間500平米的電商辦公室,盲目押寶電商會有什么結局大家可想而知。
更有些跨界發展的廠家去珠三角貼牌上馬廚衛項目,佼幸心理也是不會做成大事情的。
在房地產行業式微的今天,這些不能做好產品質量,提高售后服務質量的,擴大線下網絡建設的短視行業,注定將會成為明日黃花。
三、質優價廉是趨勢,學會營銷新一代消費者
近期的大多數家電行業產品銷售價格都在走低,這是不爭的現實。再推出那些逼格十足的產品,不重視大眾需求將會使企業進入絕境。
老沙不反對C2B的個性訂制,但中國的現實是未來幾年將進入一個相對緊縮的經濟硬著陸時期,收入與通脹將不成正比,在此時家電行業的標準品將大行其道,誰能提供質優價低的大眾化產品將是一個企業實力的證明。
隨互聯網經濟成長起來的80后人群將成為消費的主力,電商平臺、傳統渠道、移動互聯怎樣有機結合,將是未來營銷要解決的新問題。
[老沙鋒語]盛世危言不是嘩眾取寵,是透過一些現象看本質,習李上臺后的新風大家有目共睹,但還用08年的思維來運作企業就會有巨大風險,經濟的硬著陸必不可免,這是在為前期的瘋狂買單,當我們浮躁時請不妨去進入消費者的家庭和社區,看一下,他們想用什么,想要什么,這時你的心可能會踏實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