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卦展示在像“頤”的形勢下各種變化的可能性[1]。“頤”指面頰,腮。頤卦的代號是4:1,表示主卦是震卦,卦象是雷,陽數是4;客卦是艮卦,卦象是山,陽數是1。客方的消極被動給了主方積極發展的機會,客方像山,只要不觸及客方利益,主方就可以在廣闊原野上盡情發展,不過,主方也不能指望從客方得到什么,主方必須著力于“自求口實[2]”。易經六十四卦中第27卦。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彖》曰:頤之時大矣哉。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這個卦是異卦(下震上艮)相疊。震為雷,艮為山。山在上而雷在下,外實內虛。左圖中,紅色表示當位的爻,天藍色表示不當位的爻,箭頭表示有應。
山雷頤(頤卦)純正以養
卦象
象曰:太公獨釣渭水河,手執絲桿憂愁多,時來又遇文王訪,自此永不受折磨。
卦意
這個卦是異卦(下震上艮)相疊。震為雷,艮為山。山在上而雷在下,外實內虛。
春暖萬物養育,依時養賢育民。陽實陰虛,實者養人,虛者為人養。自食其力。
2
詳細釋義
編輯
【原文】 頤①:貞吉。觀頤,自求口實②。
【譯文】 頤卦:占卜得吉兆。研究頤養之道,在于自食其力。
【注釋】 ①頤,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震下艮上)。上卦為艮,艮為山,下卦為震,震為雷,雷出山中,正是春暖之際,天地養育萬物之時。在《易卦》看來正喻圣人依時養賢育民,賢人修德養身。所以卦名曰頤。頤,《爾雅?釋詁》:“頤,養也。”②口實,口糧,自求口實,猶言自謀口糧。
【原文】 《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天地養萬物。圣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
【譯文】 《彖辭》說:頤卦卦辭講,“貞正吉利”,意思是依循正道頤養人我則吉利。“觀審頤養”,就是觀察所頤養的對象。“自食其力”,就是觀察他怎樣養活自己。天地養育萬物,圣人頤養賢人,養育萬民。頤養物我不失其時,這是多么偉大。
【原文】 《象》曰:山下有雷①,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譯文】 《象辭》說:本卦上卦為艮為山,下卦為震為雷,雷出山中,萬物萌發,這是頤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思生養之不易,從而謹慎言語,避免災禍。節制飲食,修身養性。
【注釋】 ①山下有雷,古人認為天暖之時,雷生于地,震動萬物,萌發生長。
【原文】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①,兇。《象》曰:觀我朵頤,亦不足貴也。
【譯文】初九:自己儲藏著大量的財寶,還要羨嫉人家的財物,必遭兇險之事。《象辭》說:羨嫉人家的財物,這不是高尚的行為。
【往釋】①舍,放置。靈龜,李鏡池說:“代指財寶,財富。這原是占卜用的,十分貴重。”朵頤,李鏡池說:“頤頷豐滿,圓鼓鼓的,像花朵一樣。這是豐衣足食的象征。”
【原文】六二:顛頤,拂經于丘①。頤征②,兇。《象》曰:六二征兇,行失類也。
【譯文】六二:為了糊口,就得在山坡上開荒種地。為了生計而去搶劫別人,這是兇險之事。《象辭》說:六二爻辭說搶劫則兇,因為這種行徑違反道義。
【注釋】①顛,高亨說:“借為填,塞也。填頤,納食物子腮中。”拂,李鏡池說:“借為刜,聲通。刜,擊也(《說文》),斫也(《廣雅?釋言》)。”經,《廣雅?釋言》:“徑也”,指阡陌。拂經,這里指墾荒開田。②頤,頤養。征,征伐,攻擊。頤征,猶言為了生計而去搶劫別人。
【原文】六三:拂頤①,貞兇。十年勿用,。無攸往。《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譯文】六三:違背養生正道,靠歪門邪道過活,占問得兇兆。十年都得倒霉,永無好處。《象辭》說:十年都得倒霉,因為這種行為大有悖于道義。
【注釋】①拂,違背。頤,這里指頤養之道。
【原文】六四:顛頤①,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②,無咎。《象》曰:顛頤之吉,上施光也③。
【譯文】六四:所求不過糊口,害人之心不可存,吉利。虎視眈眈,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樣就可以安享天年,悠然自得,無災禍。《象辭》:所求不過糊口,之所以吉利,因為君上施舍甚廣,足以養民。
【注釋】①顛,聲假為填。顛頤,猶言糊口。詳前注。②
頤卦
頤卦
《釋文》:“逐逐,荀作悠悠”。安然自得之貌。③光,借為廣。上,君上。施,施舍。
【原文】六五:拂經①,居,貞吉。不可涉大川。《象》曰:居貞之吉,順以從上也。
【譯文】六五:開荒種地,平居度日,占問得吉兆。筮遇此爻,不可涉水渡河。《象辭》說:平居守正,之所以吉利,因為其人安分循道,服從君上。
【注釋】①拂,借為刜。經,即徑,阡陌。拂經,指開荒種地。詳前注。
【原文】上九:由頤①,厲,吉。利涉大川。《象》曰:由頤,厲,吉,大有慶也。
【譯文】上九:遵循生活正道,先艱難而終吉利。筮遇此爻,有利于涉水渡河。《象辭》說:遵循生活正道,先艱難而終吉利,因為善良之人終得善報。
【注釋】①由,遵循。頤,頤養之道。
3
頤卦
編輯
第二十七卦 (下震雷 上艮山 -山雷頤卦)
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1 . 頤,養也,象口中含物以自養。頤卦下震動、上艮止,有口腮下動上止以嚼物之狀,故頤卦象征頤養之意,含有自養、養人、待養三義。頤養之道須能謹守正道,則可獲吉祥;觀察頤養之方,則應觀察其所養之人,是否合乎正道,并從其自養口腹之需求,而明其貪廉、賢不肖。
◎自,從也。 ◎口實,口腹所需求之食物。
2 . 程頤曰:天地造化,養育萬物,各得其宜者,亦正而已矣。觀人之所頤,與其自求口實之道,則善惡吉兇可見矣。
3 . 鄭康成曰:頤,養也。觀頤,觀其養賢與不肖也。頤中之物曰口實。自二至五,互有二坤,坤載養物,人所食之物皆存焉。觀其求可食之物,則貪廉之情可別也。
4 .馬其昶曰:頤有自養、養人、待養三義,初陽在下當自養,上九位在上當養人,其四陰爻,則皆待養于人者也。
5 .李士鉁曰:頤卦上覆下承,以象輔頰,中有四畫,以象眾齒。
6 .序卦傳:物畜然后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
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天地養萬物,圣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
1 .彖傳曰:頤養之道能謹守正道,則可獲吉祥者;乃謂其所養之人,均為謹守正道之賢明者,故得吉祥。觀察頤養之方,則應觀察其所養之人是否為賢明。而從個人口腹之所需求,則可觀察其人之自養,而知其貪廉、賢不肖。
2 . 宋衷曰:君子割不正不食,況非其食乎?是故所養必得賢明,自求口實必得體之宜,是謂養正也。
3 .馬其昶曰:觀頤,觀其所養之人何如也。何由知其人,亦觀其人之自養,則其賢不肖可知矣。
4 .劉沅曰:養體匪正,則為飲食之人;養賢匪正,則有覆餗之兇。圣人知天下之不可無養,又慮人失養之正,故詳示極贊頤養之道,天地、圣人、民物無非養之所在。
5 . 天地孕育萬物而長養之,使之欣欣向榮;圣人則之,頤養賢人而照顧萬民,使之安居樂業,頤養之時其功效是多么弘大啊!
6 . 翟玄曰:天地以元氣養萬物,圣人以正道養賢及萬民。
7 .李舜臣曰:重道義之養而略口體,此養之大者也;急口體之養而輕道義,此養之小者也。養其大體為大人,養其小體為小人。
8 .李士鉁曰:動于春夏,止于秋冬,天地之所以養物;動于日出,止于日入,人物之所以養生。下動上止,有以卑養尊之象;始動終止,有以少養老之象。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1 .大象傳曰:頤卦下震雷、上艮山,故有山下有雷之象。山下有雷則山止靜、雷響動,上止而下動,猶如口之嚼食,故象征頤養之意。
2 . 劉表曰:山止于上,雷動于下,頤之象也。
3 . 君子者應效法頤卦雷動于下,山止于上之養正之道,當慎發言語以養德,節制飲食以養身。
4 . 孔穎達曰:先儒云,禍從口出,患從口入,故于頤養而慎節也。
5 . 張洪之曰:言語出而不可復入,飲食入而不可復出,故蒙之養正察其微,頤之養正先乎近。王衍以清談誤國,何曾以侈食喪家,皆不知慎節者也。
6 . 程頤曰:慎言語以養其德,節飲食以養其體。于天下,則凡命令政教出于身者,慎之則無失;凡貨資才用養于人者,節之則無傷。
4
爻辭
編輯
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兇。
象曰:觀我朵頤,亦不足貴也。
1 . 初九陽剛得正,有靈明之質,惟其上應六四,隨同求養于卦主上九,即以陽實能自養之身,卻求養于人,失其頤養之道。爻辭以陽剛上九之立場而責之曰:怎可舍棄你如靈龜般休美之本質,而仰觀于我,以縱其口腹之欲呢?必有兇災。
◎爾,你也。 ◎靈龜,喻陽剛休美之質,可不求養于外者也。
◎觀朵頤,謂貪口腹之欲,失其本心之靈明者。 朵,頤垂下動貌。
2 . 項安適曰:上九卦主故稱我,群陰從我求養,固其所也。初九本無所求,乃亦仰觀于我,有靈而不自保,有貴而不自珍,宜其兇。
3 .李士鉁曰:靈龜伏氣不食,無求于世,無求則無欲,故能靈也。初體震動,不自養而求養于人,嗜欲深者天機淺,喪其靈明之美質,仰觀上九,貪口腹之欲,失本體之明,故兇。
4 . 蘇軾曰:養人者陽也,養于人者陰也。馬其昶曰:孟子曰,養心莫善于寡欲,寡欲即靜也。今初居震體,妄動失位,不自養而求養于人,故兇。
5 .象傳曰:初九求養于人而仰觀于上九者,乃說明初九貪口腹之欲,失其靈明之本質,已不值得尊重。
6 . 馬振彪曰:舍爾靈龜,是不能自修保全其德之美也;觀朵頤,是不能安身以靜,有動而競爭求祿之意也,福不至而辱來,故兇。人無以饑渴之害為心害,乃足貴也。老子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初九之兇,辱而且殆,由于不知足止故也。
六二,顛頤,拂經;于丘頤,征兇。
象曰:六二征兇,行失類也。
1 . 六二柔順中正,本應隨眾求養于艮體顛頂之上九。惟六二與六五皆居中有為,卻因不相應而不能自食其力,若同求養于上九,則有違經常之道。而初九有陽剛之才,橫亙于地下如山丘,六二比之,故下求初九之頤養,而不隨眾求養于上九,若往前求養于上九,則有三、四、五陰阻之,將有兇險。
◎顛,頂也,指上九。 ◎拂經,謂違逆經常之道。 ◎丘,謂初九一陽亙于地下,有丘象。
2 . 來之德曰:顛,頂也。玩四,顛頤之吉,上施光也,則顛指上明矣。
3 .馬其昶曰:上九為卦主,唯二、四與上無比應之義,故于二、四皆顛頤,明此兩爻當為上所頤也。又論經常之道,二、五皆居中有為,今不相應而同養于上,而違乎常經,故二、五兩爻同曰拂經。然五吉而二兇者,五比由頤之上,而二比初也。
4 .象傳曰:六二若往前求養于上九,將有兇險者,乃因其所遇皆陰,同性非類,失卻與初九陰陽相比,而可獲養之機會。
5 .尚秉和曰:陰陽相遇方為類,今六二不遇陽,故曰失類。
六三,拂頤,貞兇;十年勿用,無攸利。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1 . 六三陰居陽位,失正而不中,多欲妄動,當頤養之時,恃與上九有應而求養不已,有違養正則吉之道,故戒其應自我反省,改過遷善,謹守正道,以防兇災。惟其非養正之才,終究無法施展才用,若用之,則將勞而無獲,毫無所利。
◎拂頤,謂頤養時有違養正則吉之正道。 ◎十年,終竟之辭,言其結果也。
2 .李士鉁曰:六三不中不正,恃上九獨與之應,急求其養。蓋求養不以道,陰險諂媚,有應以濟其欲,則必兇矣。陰以應陽為美,獨豫初六與頤六三,反以應陽而兇。
3 .王夫之曰:易屢言十年,要皆終竟之辭。筮不占十年以后,春秋傳謂筮短龜長以此,蓋圣人不終絕人,而天道十年一變,得失吉兇通其變,使民不倦,其意深矣。筮之短愈于龜之長。馬振彪曰:天不變,道亦不變,蓋以理言。若吉兇得失之數,未有十年不變者,在人自為之,故曰圣人不終絕人。
4 .象傳曰:六三雖歷經十年之久,仍無法施展才用者,乃因其當頤養之時,違背養正則吉之正道。
5 . 鄭汝諧曰:十年勿用,無攸利,乃戒之也。因六三有多欲妄動之心,故示之以自反之理,此作易之本意也。
六四,顛頤,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
六四,顛頤,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無咎。
象曰:顛頤之吉,上施光也。
1 . 六四陰柔得正,與初九有應,惟初九乃草莽英雄,不能養正,故求養于同體艮顛之上九,而獲吉祥。然六四之求養于上九,猶人民之求養于君王,其嗷嗷待養,專注不二,貪利而欲速,乃理所當然。民之所欲,君王能速予滿足,則無咎害。
◎眈眈,專一注視貌。 ◎逐逐,貪利欲速貌。
2 .李士鉁曰:六四居陰則靜,得位則正,體艮則止。與初為應,初不能養,故顛頤以求養于上。圣人不禁人之欲,而有以節之,故荀子曰,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乎欲,兩者相持相長,是禮之所起也,故禮者養也。欲不逞而得養,何所咎乎?
3 . 惠士奇曰:四虎視,視上也;初觀頤,亦觀上也。朵頤動于欲,逐逐則得其欲。管子云,民之所欲,飲食也,足其所欲,則能用之矣。
4 . 馬振彪曰:論語言,富與貴,人之所欲也;禮運言,飲食、男女之大欲存焉。所欲得養,惟在上者能施之,故吉而無咎。
5 .象傳曰:六四之求養于上九,而獲吉祥者,乃因上九能滿足民之所欲,恩惠能廣及大眾。
6 .馬其昶曰:君民本同一體,民之嗷嗷待哺,非其咎也。上之施澤能光明普被,則民安其生。賈子曰,天下嗷嗷,新主之資也,撫我者后,虐我者仇。故古人多以虎喻民也。
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
象曰:居貞之吉,順以從上也。
1 . 六五雖居君位,惟陰柔失正,下無應與,以其上承上九陽剛,猶如不能養民之國君,反需倚賴上九之頤養,以兼養天下,實有違國君應養賢及萬民之常理。故其以陰柔之質,應安居養民,固守正道,則可獲吉祥。切不可涉險犯難,以圖大有作為。
2 .劉沅曰:六五居尊能自養者也,但陰柔失正,無養人之才,而待養于上。以君待養于臣,似拂其養之常理。然養賢以及萬民,君道之正,故順從上九之善以養天下,守正則吉。
3 . 楊萬里曰:上九位臣而德師,六五貞固順從,而天下自得其善矣。此正圣人養賢以及萬民之事。
4 .象傳曰:六五以陰柔之質,能安居養民,固守正道,而獲吉祥者,乃因其能順從上九之賢,以養天下之民,而得以實現君道。
5 . 程頤曰:上有陽剛之賢,必篤于委信,則能撫益其身,澤及天下。居貞吉,謂能堅固順從于上九之賢,以養天下也。
6 . 邱富國曰:豫五不言豫,權由乎四也;頤五不言頤,權由乎上也。豫五柔乘剛,故貞疾;頤五柔承剛,故居貞吉。
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
象曰:由頤厲吉,大有慶也。
1 . 上九陽剛居上,以陽乘陰,有臣賢于君,君倚賴之以養天下之象,如此位高任重,當心懷危懼,謹慎從事,而后可獲吉祥。亦利于涉險犯難,以成就大事。 ◎由頤,由之以頤也,即天下萬民賴之而獲養。
2 .王弼曰:上九以陽處上,而履四陰,陰不能獨為主,必宗于陽也,故莫不由之以得其養。
3 .劉沅曰:由,從也。天下之養,皆從上九養之。厲者,君知而順我,恐其權尊而逼;民仰于我,恐其恩膏不逮,心懷危懼也。
4 .象傳曰:天下萬民賴上九而獲養,其能心懷危懼,謹慎從事,而獲吉祥者,乃因君民均獲其養,君慶得人,而其慶心志得以實行。
5 . 鄭康成曰:君以得人為慶。劉沅曰:君民皆待養于己,故言大有慶,慶其得君而志行,非徒自喜也。
6 . 王宗傳曰:豫之九四,天下由之以豫,故曰大有得;頤之上九,天下由之以頤,故曰大有慶也。此可比較由豫、由頤之相似筆法。
7 .吳曰慎曰:初九、六二、六三皆自養口體,私而小者也;六四、六五、上九皆養其德以養人,公而大者也。公而大者吉,得頤之正也;私而小者兇,失頤之貞也,可不觀頤而自求其正也。
5
白話解析
編輯
頤①:貞吉,觀頤,自求口實②。
【白話】筮占得頤卦,貞問得吉善之占,觀察下巴,自求足食。
【注釋】①頤:卦名,下巴,引申為休養。②實:富足,充實。
【講解】頤卦下卦辰卦,上卦根卦,根宮第七卦,帛書第十五卦。頤卦,從人們養身、養生的飲食之道出發,告誡人君養賢、養民、養生、養形、養德、養性以利天下。
初九:舍爾靈龜,觀我■頤①,兇。
【白話】筮得頤卦,占得初九,舍棄你自己的靈龜不養不卜,而去觀看我吃東西的樣態,所以兇惡危險。
【注釋】①■:讀為朵。朵頤:欲食之貌。
【講解】頤養貴在自求口實,舍棄自我修養的原則,就不會成功。龜卜貴在所卜之靈龜,舍所卜之龜靈,而觀他人的舉動,就不會達到占卜的預期目的。
六二:曰顛頤,柫經于北頤①,正②兇。
【白話】筮得頤卦,占得六二,說顛倒頤養之道,違背常道猶如違背頤養之道,征伐兇惡。
【注釋】①柫經于北頤:反常如背頤道。柫,通拂,違反。經,常。北,背,違背。②正:通征,征伐。
【講解】傳統文化觀念認為,女人不能夠自處,必須追隨男人,陰柔不能獨立,必須隨從陽剛。六二陰柔不能夠自養,反求下之初九陽剛以養,是以上求養于下。天子養育天下,諸侯養育國民,臣食君上的俸祿,民賴司牧養育,都是以上養下。六二以上求養于下,有背于常理,所以斷為兇占。
六三:柫頤①,貞兇,十年勿用,無攸利。
【白話】筮得頤卦,占得六三,違反頤養之道,貞問得兇惡之占,十年不能使用,沒有什么好處。
【注釋】①柫頤:違背頤養之道。
【講解】頤養之道,只有正才能吉,六三以陰柔之爻而處不中不正之位,又在動蕩之極,是柔邪不正的震動,其頤養如此,違背了頤養的正道,所以貞兇。
六四:顛頤,吉,虎視沈沈①,其容笛笛②,無咎。
【白話】筮得頤卦,占得六四,其象為“顛頤”“虎視沈沈,其容笛笛”,其占為“吉”“無咎”。
【注釋】①沈沈:深遠貌。②笛笛:迅疾貌。
【講解】六二“顛頤”而“正兇”,六四“顛頤”而“吉”。表明違背頤養之道,顛倒頤養法則,有吉,有兇,不必為壞事。上可以養下,下亦可以養上,上下互養,因時而異。
六五:柫經①,居,貞吉;不可涉大川。
【白話】筮得頤卦,占得六五,違背頤養常規,居住則貞問吉善,但不利于出門渡大河。
【注釋】①柫經:違背常規。
【講解】六五陰爻不正,陰柔之質,才不足以養天下,但能依賴于尚九剛陽之賢的輔助,依然可以澤及天下,所以吉善。
尚九:由①頤,厲,吉,利涉大川。
【白話】筮得頤卦,占得尚九,輔助頤養,雖危厲,仍得吉占,利于渡大河。
【注釋】①由:輔助。
【講解】尚九以陽剛的品德,居于帝王師傅的重要地位,天下由他輔助以致養,必須常懷危厲怵惕之心,方能吉善,方能渡大河,成大業。
6
《彖》曰:
編輯
頤貞吉,養正則吉也。
觀頤,觀其所養也;
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
天地養萬物,圣人養賢以及萬民。
頤之時大矣哉!〔彖傳〕
【白話】《彖傳》說:“頤卦象征頤養,堅守正道可獲吉祥。”說明堅守正道實施頤養因而獲得吉祥。“通過觀察萬物養育的現象”說明通過觀察的方法來了解世間萬物是如何自我生存的。“用自己的努力來養口果腹。”說明萬物自我生存的方法彼此如同。天地養育著萬物,作為圣人以德養育著天下賢能之士和廣大民眾,可見因時制宜進行頤養之道是太重要了。
7
象曰:
編輯
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山下有雷,頤
山下有雷,頤
觀我朵頤,亦不足貴也。
六二征兇,行失類也。
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顛頤之吉,上施光也。
居貞之吉,順以從上也。
由頤厲吉,大有慶也。
8
新解
編輯
【原文】
(震下艮上)頤①:貞吉。觀頤②,自求口實③。 初九:舍爾靈龜④,觀我朵頤⑤。兇。 六二:顛頤(6),拂經于丘(7)。頤征(8),兇。 六三:佛頤(9),貞兇。十年勿用,無攸利。 六四:顛頤,吉。虎視眈眈(10),其欲逐逐(11)。無咎。 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 上九:由頤(12),厲,吉。利涉大川。
【注釋】
①頤(yi)是本卦的標題。頤的意思是養育,同飲食營養有關。全卦內 容主要講養生之道。“頤”是卦中多見詞,又與內容有關,所以用它作標題。 ②觀:觀察,研究。③口實:口中的食物,口糧。④舍:放置。 靈龜:用于占卜,所以十分貴重。這里代指財寶,財富。⑤朵頤:朵,動 的意思,頤動即為咀嚼之意,指飲食之事。③顛:用作“填”,意思是塞。 (7)拂經:開墾荒地。(8)頤征:為了生計而去搶劫糧食。(9)拂:違 背。(10)眈眈:盯得緊的樣子。(11)逐逐:動得快的樣子。(12)由:遵 循。
【譯文】
頤卦:占得吉兆。研究養生之道,要靠自己解決糧食問題。 初九:你自己放著大量財物,還來窺伺我的衣食。兇險。 六二:要解決生計問題,就得在山坡上墾荒開田。為了生計 而去搶劫糧食,兇險。 六三:違背養生之道,占得兇兆。十年都很倒霉,沒有什么 好處。 六四:解決生計問題靠自己,吉利。像老虎一樣盯住別人的 衣食,想一下子撲過去搶奪。沒有災禍。 六五:墾荒開田,有利于定居的占問。不能渡大江大河。 上九:遵循養生之道,先艱難后吉利。有利于渡過大江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