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易學研究中,可從發現中國古代歷史發展過程,是從生產和生活實踐中開始的,逐漸才形成文化,證明認識源于實踐這條真理。我國近代考古只發現了殷墟甲骨文,夏以前的考古發現很少,殷墟甲骨文上的卜辭大多為“巫”所刻畫,“巫”就是古代的知識分子,不是今天跳神的端公、巫婆。到了秦代,秦始皇要“書同文”統一文字,于是焚書坑儒,儒也是知識分了。
西方古代史記載,人類一開始有亞當、夏娃等,似乎是說的神治時代,就產生原始的宗教,這種觀點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中國易學史證明,認識是從客觀實際中來,不是從頭腦中來。《周易.系辭傳》說:“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闭f明古代先民是從客觀出發才畫出八卦的。卦,從圭,從卜,就是土圭以測日影。八卦是太極生兩儀,都是成倍增長,這實際上就是一個“一分為二”的學說。
我國的古代先民在這個問題上是了不起的,一開始就抓住了易學矛盾觀點的本質,抓住了陰陽學說,日月運行,一寒一暑的相互變易,用八卦代表天地、雷風、山澤、水火等宇宙自然物,于是形成陰陽學說。由于八卦概括了宇宙的自然現象,所以成了宇宙模式,并以畫八卦來判陰陽,作為認識自然的工具,如“—”和“--”兩個符號把陰陽表示出來了,所以說易以道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人天論、辯證觀、整體觀就是從這里出發,因為陰陽可以代表許許多多方面,從天地、水火一直到男女、老少、剛柔,以及中醫的寒熱、虛實、表晨、邪正,無不是陰陽的概念。從伏羲的狩獵時代,神農開始的農耕社會,到黃帝、堯舜逐步提高了家業生產力,在這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才產生了萬物有靈的概念?!翱涓钢鹑铡钡膫髡f,就是一個測日影以消除誤差的例證和神話的反映。測日影要經過很多春夏秋冬,所以研究易學確實需要人科學性和實踐性去認真研究。
古代神話通天的傳說,也是在生產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然后才由量到質的變化,殷墟出土的文物中有用八卦記數的。從八卦到六十四卦是一個記數的符號系統,所以在世界上掀起易學熱決不是偶然的,易學所以引起人們的興趣,就是它的陰陽學說抓住了事物矛盾的本質,無論天文學、化學元素周期、生物遺傳工程,以至萊布尼茲的數學二進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都有它的相關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易學的啟發,找到了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共同規律。也象世界上掀起孫子兵法熱一樣,不僅軍政人員學,商人也學,因為把陰陽的辯證方法用在軍事上,其邏輯推理就更為復雜了。如兵法中的謀攻,兩軍對陣,生死攸關,其權謀機智,情況最為復雜,變化多端,孫子兵法中的策略思想,也是非常豐富的。又如八卦二的六次方即形成六十四卦,與生物遺傳基因DNA氨基酸等也基本相符,這真是科學的巧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