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以小區社交切入的:社區社交屬于陌生人社交,陌生社交很難有做的好的。即使像豆瓣這樣的社區,那種關系也屬于比較弱的關系。這種服務更適合社區社交,而不是零售配送。
b、做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自建物流還是利用閑散資源配送,這是個問題。自建物流重,時刻要盤算成本,但優勢是好控制。利用閑散資源,要讓小區周邊的各種小店主有利可圖,愿意跑腿。
做最后一公里配送,其實不是只做某個小區周邊,而是要具備同城配送的能力,只有具備這個能力,才能在各個社區間配送而游刃有余。
c、做垂直服務的:
單個行業的推廣也會無形中增加營銷成本。所以信息化的平臺或者綜合性工具是把社區O2O做大的一條必行之路。
d、以物業管理切入的:比如物業費,水電煤,維修,家政保潔等等。有一種思路是,以上提到的這些切入點都可以通過給物業建立平臺,通過物業來實現。比如跟物業合作建立小區超市,小區家政等等,用戶可以通過物業來完成日常所需,而不用分散的跑到各個小店去。這個能優化物業的管理,同時給物業增加收入。
一種是本來沒有需求的,社區O2O讓你產生需求。比如說美甲。這些服務的特點是:非剛需類的。但是這種服務體量可以有多大,需要思考一下。當然,話說回來,每個創業者都想找一個體量夠大的行業切進去,但也許小而美的才更容易做起來。
另外一種則是把消費場所進行了轉化,本來在商場買的東西或者享受的服務,移位到了社區里來。比如買菜,買日用品等。不說對商戶的需求,單從用戶角度講,這個是要改變用戶消費習慣的。如果有足夠好的服務能跟上,也不是沒有可能。
有一類是最依托社區的,比如物業費繳納,家政保潔之類,這一類的頻率是相對固定的。物業費水電煤繳費不用說了,社區O2O肯定主要不能做這塊。家政保潔做好服務,也許可以讓用戶提高頻次。
垂直行業是個切入點,但最終是要提供綜合服務的,生態圈建立不起來,碎片化的方式都不會真正解決用戶對生活“更方便”的需求。
社區O2O要解決很多問題,小區的信息化問題(周邊小店的信息化,物業管理的信息化),物流配送的問題等等。這就涉及到成本控制。
互聯網發展到現在,其中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越來越快。
像滴滴和快滴這樣的,一旦資金到位,嘩啦一下子用幾個月就占據了市場。當然良性的市場,肯定不是一家獨大,而是有很多小而美快樂地生活在自己的領域上。但是社區O2O這個市場,遠還不到這個階段,現在正處于拓荒的時期,需要的是野蠻生長的力量。說的直白點,就是還是得有點錢。
互聯網發展到現在,營銷方式在發生很大的改變。在用戶普遍接受了互聯網的基礎教育后,對用戶體驗,是對產品的要求也在變得越來越高,是推動互聯網發展的很重要的力量:用戶不再是“任人宰割”的,他的選擇性越來越多。
這兩年O2O很火很熱,預示這一種天翻地覆的商業模式的來臨。不管是社區O2O還是整體O2O的大環境,在路上的O2O創業者們才是真正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