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招商產品生命階段價格策略是企業根據藥品市場生命周期中不同階段的產銷量、成本、供求關系、市場狀況及產品的特點,采用不同的價格措施和定價方法,以增加藥品的競爭能力,為企業求得最佳經濟效益,使產品的壽命增加甚至在市場上處于不敗之地。由于產品在其市場壽命周期的不同階段上質量與成本、市場競爭程度、消費者的評價及需求等都存在著較大差異,因此利用階段價格策略進行企業的價格決策,能夠使其價格準確地反映出價值和供求間的關系。
(一)投入期的價格策略(新產品定價策略)
投入期的價格策略也稱為新產品定價策略。新產品剛剛投放市場時,由于消費者不了解因而銷量很低。因此新產品定價是涉及新產品能否順利進人市場和取得成功的關鍵之一。新產品定價時須考慮藥品本身的性質、替代品的情況、消費者的購買習慣、需求彈性和競爭者的反應,以及藥品發展趨勢等等。新產品定價的一般原則是:所規定的價格必須為市場所接受,能推動新產品市場開拓,又能給企業帶來足夠的利潤,彌補新產品在投人期的成本和高費用,利于企業今后擴大生產經營。新藥品價格策略有以下幾種選擇。
1 .撇脂定價策略,撇脂定價策略實際上是一種先高價后低價的定價策略。即在產品剛剛上市時,以高價出售盡快收回投資,以后隨著壽命周期的演變,再分階段降價。采用這種策略,可使企業在短期內獲取盡可能多的收益。這種產品必須具備獨特性、競爭者短期無法仿制、消費者對價格不太敏感等條件。如果企業對市場需求情況不清楚,也可用這種定價策略探路。以高價開始,顧客接受不了時再降價。這比以低價開始造成市場脫銷再提價好,給消費者留下的印象也好得多。缺點是:新產品剛剛投放市場,如果宣傳跟不上,高價往往不利于開拓市場,同時還會吸引競爭者加人。
2 .滲透價格策略。滲透價格策略跟上述方法正好相反,采取先低價投放、后漲價的策略。即在新產品進人市場初期,將價格訂得盡可能低些,微利或保本無利,以全力推出商品,用最快的速度滲透進入市場,奪取市場份額,盡早取得市場支配地位,阻止競爭者進人,待打開銷路后再逐步提價。所以也叫做“侵人市場定價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同現有產品競爭,通過便宜價格來吸引購買者。從而迅速侵人市場,獲得最高的市場占有率,走在競爭者的前列,建立本企業在品牌、數量上的優勢。這種方法必須具備市場潛量大、潛在競爭者多、價格彈性較大等特點。優點:可使產品迅速打開銷路,擴大市場占有率,還可減少競爭對手,由于價低利微而使許多企業望而卻步。所以也叫“別進來”,或“呆在外頭”的策略。缺點:定價過低,不利于企業盡快收回投資,甚至使消費者懷疑產品質量。當產品在市場上地位鞏固后,也不容易成功地提價。
3 .反向定價策略此法介于上述兩種之間。它的定價高低適中,定價合理,有利于擴大銷售。現實生活中一般定價采取的是“成本導向法”,即順向的層層加價的辦法。而“反向”則是通過市場調查,先擬定出能為市場接受的銷售價格,再反向求出各環節價格,以決定企業在制造產品時的最大目標成本和銷售費用。也就是企業在產品生產之前,就已經把市場銷售價格確定下來。這樣的價格,消費者能夠接受,生產企業也會獲得足夠的利潤。當今國際市場,雖然新產品層出不窮,但夭折率卻高達 80 %一 90 %。為使新產品順利上市、求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這種定價方法也十分受重視。
(二)成長期的價格策略
新產品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廣和銷售,逐漸為市場所接受,市場銷售量上升。這個時期企業所采用的階段價格策略是目標價格策略。目標價格是企業完成一定目標利潤而制定的價格策略。企業應利用成長期的有利機會,適當提高目標利潤水平,加速實現企業利潤,到產品進人銷售困難時期時,企業就有了降價促銷的保證和潛力,從而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目標的買現。
(三)成熟期的價格策略
產品進人成熟期的標志是競爭者的大量涌人、銷量增長速度減慢并開始走下坡路。這一階段價格策略就以競爭為核心,維持和擴大企業產品市場占有率,保持競爭優勢和穩定的利潤收人。因此通常使用的價格策略是降價銷售。當然降價的前提是生產成本的降低,通常成本越低,價格的競爭力就越強,在價格競爭中取勝的可能性就越大。企業在降價時需注意的是根據產品需求價格彈性的大小把握好降價的幅度:不能太小,太小不足以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對競爭對手的威脅也太小;當然也不能太大,太大可能使企業沒有利潤。(四)衰退期的價格策略企業在產品衰退期的價格,要盡量使企業在保有微利的基礎上,將產品全部銷售出去,避免積壓,發揮產品對企業的最后貢獻作用。因此這一階段主要采用維持價格或驅逐價格的策略。
1、維持價格策略維持價格是指在產品進人衰退期時不做大幅度的削價,而是基本保持原有價格水平的策略。這樣做不至于惡化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最大限度發揮產品在最后階段的經濟貢獻。
2、驅逐價格策略驅逐價格也稱殲滅價格,指產品進人衰退期后采用最低價格,阻止企業產品銷售量的下降,將競爭者逐出市場的策略。驅逐價格一般不含利潤,有時可以直接以平均變動成本作為最低經濟界限來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