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汽車被發明后,就成為了人們重要的出行交通工具。而在汽車的所有配套產品當中,腳墊又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配件。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位優秀的85后腳墊企業家。
李偉,山東臨沂杰諾汽車腳墊廠總經理。和許多創業者一樣,他從銷售起家,因為看好汽車腳墊廣闊的市場前景,所以投身到腳墊的市場銷售大軍當中。
通常,在創業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做好充足的準備,畢竟創業是一條不歸路,充斥著太多的風險。然而,李總的創業卻有一個不太一樣的開頭。用他的話說,就是“頭腦發熱”——僅僅是看好了這個市場,想要自己做老板掙大錢,就直接投資開廠了!至于這個廠子要怎么開,產品要怎么賣,自己一點都沒想過!
可我們不能說李總是莽撞的。當時的臨沂有很多腳墊生產廠家,市場又好,每家的利潤都很高。看著別人都掙了錢,一個當老板的夢想在他心里逐漸萌芽。與其給別人打工,為什么不自己做老板呢?有了這個夢想,再加上自己能干,也想干,于是就干了!2012年,年輕的李總自己當起了老板!
可是創業畢竟不是順風順水的。
廠子剛開起來,就面臨著招人難的問題:有技術經驗的工人招不來,招來了也留不住;新手又生產不出達標的產品。沒辦法,只能是砸錢!以高薪聘新手,并投入大量的精力進行培訓!如此過了三個月,新人勉強可以上崗了,雖然生產出來的腳墊質量一般,但是總算可以拿到市場上去賣了。
然而,有了產品,客戶又成了問題。也許是幸運,李總接觸到了展會這個渠道。通過參加展會,他積累了自己的原始客戶,產品實現了批量出售。就是這最初的一批老客戶,讓李總的企業實現了健康運轉。自此,他的銷售額一路上漲。
原本以為可以一直這樣順風順水的李總心里樂開了花,可是他沒有想到,市場的改變將會給他一個狠狠的打擊!
隨著科技的進步,腳墊的生產工藝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的手工生產被機器生產大批量代替。工藝的革新導致整個行業門檻降低了,李總的競爭對手一下子多了起來。再加上自己老舊的生產工藝,使生產成本相對變得很高,生產流程繁瑣,發貨周期又長。李總的企業進入了瓶頸期。
早在2016年7月,李總就聽過任超一老師的課,但是那時候的李總感覺并沒有聽明白任超一老師的課程內容,再加上那個時候自己的企業也做的風生水起,也就沒有繼續聽。如今企業遇到了瓶頸,李總決定請任超一老師到企業當中進行指導,請老師為他的企業診病開藥。任超一老師為他扭正了企業重心,重新做了企業定位。向李總強調企業應該關注的是客戶。深挖他們的行為、動機、目的、關注點和痛點,結合數據進行產品功能、質量、作用的結合,針對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目的進行產品的設計和研發,跳出我們的固有思維,不要跟著對手跑,要有自己的研發和創新體系。多元化、多渠道得尋找客戶。
經過任超一老師的指導,李總的思路一下子開闊了,興奮得說:“超一老師沒來之前,我覺得我進入冬眠期了,老師來之后,把我的春天帶來了!”在他眼里,任超一老師是一位愿意對學員說真話的老師。他不會藏著掖著,有話直說。對于企業的問題,他會毫不留情的指出來,讓企業真正看到制約自己發展的影響因素。
在任超一老師的指導下,李總為企業重新定位為專為豪車定制的高端品牌。把客戶目標定位到高端客戶群體。未來,李總要打造一支專業的高端產品研發團隊,做“汽車腳墊中的勞斯萊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