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全媒體衛視收視率數據統計排行榜新鮮出爐,湖南衛視以全年全媒體收視率6.060雄居榜首,并全年12個月蟬聯全媒體收視月度冠軍。
在眾人都認為湖南衛視是娛樂“代言人”的時候,品牌定位營銷專家、企管天下創始人任超一卻認為湖南衛視最大的優勢不是單純的娛樂基因,而是強大的品牌進化能力。
任超一的這番話,源自他對湖南衛視近幾年欄目自我顛覆、突破和創新的全面概括。湖南衛視身上不再只有娛樂的標簽,更多的則是創新的基因和不斷自我超越的精神。
限娛令、限廣令,看似死路,實則出路
2011年,廣電總局出臺新政“限娛令”和“限廣令”,這兩大限令直指娛樂媒體巨頭——湖南衛視。2011年,湖南衛視動蕩明顯;2012年,浙江衛視等多檔衛視對湖南衛視的市場進行沖擊,湖南衛視漸漸步履維艱;2013年,湖南衛視整裝待發,憑借《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創新節目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從品牌角度分析,建立第一認知很重要,湖南衛視的第一印象就是快樂,就是“快樂中國”的核心理念。我們如果把快樂與電視節目聯系起來,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快樂大本營》,一定是湖南衛視。第一印象很重要,而讓你快樂的第一印象那就更加重要了。
國內很多衛視做品牌都是完全照搬,不管適合不適合,直接拿過來就用,以至于很多節目未播出先遇冷。湖南衛視則不然,它有自己的品牌基因,如果是快樂基因是適合的土壤,那么,《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節目就是在其湖南衛視這塊適合土壤上拔節生長的參天大樹……
如果說中國各地方衛視分別擁有一碗米,很多衛視能夠把它蒸成米飯,創造出了一塊錢的價值;少數衛視可以把它泡一泡,分成幾份,然后用粽葉包起來,創造出了四五塊錢的價值;而湖南衛視卻能讓其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中發酵,用心地加工,讓其成為香醇可口的美酒,而這樣的價值就不是幾塊錢能夠比擬的。
湖南衛視立足于年輕收視人群,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節目,是湖南衛視“快樂”價值得以傳遞的一個根本途徑。湖南衛視第一認知是快樂,而快樂又是我們生活中永恒的主題。觀眾對于電視頻道的選擇,其實就是一種精神消費,湖南衛視的快樂品牌效應是植根于靈魂深處的,其影響力也就可見一斑了。”任超一分析“湘軍電視現象”時說道。
品牌進化,從“網金鷹”到“通全球”
“品牌的誕生來自于兩個點,一個是分化,另一個是進化。分化就是品類的細分,比如《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品牌進化則是需要不斷創新,不斷發現潛在價值,讓品牌優化,創造出更廣泛的價值。從金鷹網到呼啦,湖南衛視的互聯網新媒體已然為其品牌進化打下了堅實基礎。全球上星播出,與青海衛視深度合作,李湘赴任深圳衛視副臺長……湖南衛視這張品牌大網已經將觸角伸向了全中國。
當其他衛視還在為綜藝節目苦苦找尋的時候,湖南衛視已經開始了品牌進化策略,不僅要將品牌做起來,還要深化品牌,讓品牌輻射到更廣大的群體。2009年,湖南衛視網與金鷹網合并,更名為“金鷹網”,首次將互聯網和傳統播出節目的模式相融合;同年,湖南廣電與盛大聯合成立了盛視影業公司,進一步延伸產業觸角;2010年,湖南衛視與淘寶展開合作,成立湖南快樂淘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并同期推出了節目《越淘越開心》,實現了電子商務與傳統媒體的完美結合;2013年湖南衛視推出的首款基于電視的移動社交應用“呼啦”,實現了手機客戶端與傳統媒體的完美過渡,成功打通傳統電視行業和移動終端,增強了用戶更深層次的互動,加深了品牌粘性,更加深了品牌辨識度……而這些品牌進化僅僅是湖南衛視品牌價值體現的冰山一角,湖南衛視的品牌進化已經成熟,可以以變應變,而湖南衛視領跑地方衛視也就成了一種必然結果。“任超一如是說。
誠如任超一所說,品牌不僅僅要像招牌一樣立在那里,你還需要給它內置燈光,還需要給它打上不斷深入變化的品牌烙印,更需要給他一個可大可小的彈性空間,讓其蛻皮,讓其新陳代謝,更新換代。品牌需要進化,需要蛻皮,就像蠶蛹一樣,只有經過層層蛻皮之后才能變成色彩斑斕的蝴蝶,而品牌也需要不斷創新改變才能完成進化,才能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