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才創立的小米科技,在2013年就賣掉1870萬部手機、營收316億元。創始人雷軍說,小米奇跡也是互聯網思維的勝利
“傳統的思維方式都要改變,變成互聯網思維。”張瑞敏在海爾2014年開年大會的演講,就是圍繞這句話展開的
今后所有的企業都是互聯網企業。馬云、馬化騰、李彥宏三大牛人,不約而同的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傳統企業如何變成互聯網企業?如何用好互聯網的工具、方法來自我改造。已經變成現階段面臨的重要問題,
到底什么是互聯網思維?人類文明已經從農業時代、工業時代,進入了信息時代。而互聯網思維,就是基于信息時代的思維方式。在這里東勝就拋磚引玉,姑且把互聯網思維分成兩個部分理解互聯網思維=互聯網的規則或者手段+用戶的需求。
互聯網思維的本質就是用戶思維,就是按照互聯網的規則或者手段來滿足用戶的需求。傳統企業的互聯網思維改造,就是運用互聯網的規則或者手段,優化或者改造行業的核心流程,以便更好的為用戶提供價值。
首先我們看看互聯網的規則
比如在NO1規則,就是在互聯網上只認老大,不認老二, 傳統行業中,我們見多了行業競爭塵埃落定后兩大對立巨頭并駕齊驅的例子: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麥當勞與肯德基,耐克與阿迪達斯„„但相對傳統行業來說,互聯網上只認老大,不認老二,比如搜索引擎,百度之后,Google舉步維艱;即時通領域,QQ日益強大,MSN日漸式微無甚作為, C2C淘寶一家獨大,拍拍之流能做的就是爭取市場份額提升幾個百分點好掙回點顏面,至于ebay,早已被歸入昨日黃花。
2、快一步規則
盡快迭代,不停步。在PC互聯網時代,你還可以慢慢做一件事情,有了好產品再發布出去,但是如今你的產品兩、三個月不被人所接受,可能就死掉了。
相比互聯網和工業時代,我們現在所處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整個世界瞬息萬變,最重要的體現就是速度發生了變化。一個月,可能就是一個季度。速度:一個月就是一個季度。
3、“得粉絲者,得天下”。
工業經濟時代,你只需要有顧客即可;但移動互聯網時代,沒有粉絲,就像人沒有空氣一樣。因為權力發生了轉移,游戲規則已經發生改變,過往“得渠道者,得天下”的定律將被徹底顛覆;今天,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法則是“得粉絲者,得天下”。粉絲就是生產力,粉絲經濟學將大行其道。粉絲,不僅僅是我們品牌忠誠的顧客,也是我們品牌的傳播者和捍衛者。粉絲是最優質的目標消費者,一旦注入感情因素,有缺陷的產品也會被接受。
還有專注規則,流量規則等等。互聯網的本質是工具,目的是更好的幫助我們的用戶達成目標,而用戶的需求沒有改變。互聯網思維熱議的背后,是新一輪信息革命的開始,在此時此刻,如果企業止步不前 ,就將淪為昨日黃花,歷史所拋棄,互聯網思維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藥,而是一套系統的指導思想,企業要按照互聯網的游戲規則去改造自己的整個流程,
本書以以雷軍的互聯網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為原則,結合人性的需求,系統化的闡述傳統企業如何運用互聯網思維來改造自己,在新信息時代獨占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