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臺風來了,眾多的草根創業者紛紛擠到創業的風口上,這些草根創業者往往生存于各行業產業分工的微觀鏈條里,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他們的存在沒有人在意,很多時候他們是有力氣沒處使,光努力看不到未來。
我安東勝的創業之路是從一根網線、一臺電腦開始的,而老一代民營企業早期很多都是從小作坊開始的,馬云是從
銷售員開始的,多么不容易,如今的青年可能想都想不出來。
創業,除了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懂得選擇,選方向,選人才,選市場,沒有正確的選擇,再努力也只是勤奮的耕牛,只是把土耕深了半尺。創業成功并不是嘴上說說而已,它更需要做好詳細的創業規劃,深刻了解創業必備的要素。

第一:創業點子
根據我個人的觀察,絕大多數成功公司,都是一開始就有很好立足點和創業點子的,不斷變換方向,找到適合市場等。
任何有創業經驗的人都會知道,整個
團隊一開始做的東西,和最后成型的東西,一定非常不一樣,但大方向,其實是可以把握住的。比如做美甲 O2O 的河貍家,一開始聽上去就有很大概率會火,哪怕產品的內核和細節可能會完全不一樣,但面對的人群和解決的問題都是不變的。
想創業點子時不能只想產品,還要考慮很多別的因素,比如
市場大小和成長空間,公司發展
戰略、未來成長壁壘等。我一個比較大的感受是,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好的人才,有一個好的
團隊,那就請一定要選擇一個足夠大的
市場來發揮,不然就是對資源的浪費。
一個大的
市場內,如果身為創業者的你能占有 5% 左右
市場容量,可能你已經很成功,并且未來還充滿可能性;在一個小
市場內,哪怕你已經占有 80%
市場容量,也不太會有人看好你的發展。馬云和他18將如果最開始時選擇的不是電商,而是為某種特定疾病人群服務,那么哪怕他們做得再成功,也不會有現在的聲勢。
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的時代中,大公司會很快進入賺錢
市場,并把小魚都吃掉。而且,如果你也有想過創業這件事,你可能發現,任何一個很明顯可行的點子,都早就被不知道多少人做過了。所以我安東勝給創業者的建議是,要選擇一個小
市場。
最好的點子是從自身出發的,最好是起始于一個非常簡單的小眾需求,并且是可以被非常簡單地形容、理解和復制擴張的產品。
第二:產品
我個人認為,對顧客來說,產品本就是是整個交易行為。產品應該做成是被少數人特別熱愛和死忠,而不是做成被大多數人感覺有些喜歡,因為前者做好了,更容易擴張到全部人群;而后者則比較容易不溫不火。而要死不死的狀態,這才是最令創業者頭痛、害怕的!
創業者要和顧客不斷交流,因為他們會告訴你怎么做一個他們愿意使用、愿推薦給別人、或愿意付費的產品,要根據他們建議,不斷修改產品,才能形成一整個流程閉環。很少有創業公司是死于同行競爭的,一般的死法,都是沒做出最解決顧客需求的產品。
我曾有個想法,就是如果你做的是個自己愿意推薦給最好朋友和親人購買的東西,如果你恨不得自己花錢買自己產品或服務給好朋友和親人用,那這個產品,一定在某種程度和意義上是個非常好的產品,是個解決真實需求的產品。相反,如果這個產品你在推薦給父母和好朋友使用時會有一絲猶豫和顧慮,那你就要好好想想自己產品是否真正拿得出手了。
許多初創公司的創業者有時并不知道怎樣衡量自己公司的成長。我在這里為大家普及一下,衡量公司成長的指標:總注冊數;活躍用戶數;活躍級別用戶留存率;收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