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青年來到綠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輕人便問:“這里如何?”老人家反問說:“你的家鄉如何?”年輕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討厭。”老人家接著說:“那你快走,這里同你的家鄉一樣糟。” 后來又來了另一個青年問同樣的問題,老人家也同樣反問,年輕人回答說:“我的家鄉很好,我很想念家鄉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說:“這里也是同樣的好。”旁聽者覺得詫異,問老人家為何前后說法不一致呢?老者說:“你要尋找什么?你就會找到什么!”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各地的風土人情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很多時候取決于你內心世界的狀態,以及你待人接物的態度。當你以欣賞的態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點;以批評的態度,你便會看到無數缺點。正如宋朝無門慧開禪師作詩偈所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閑事,也即煩心之事。關鍵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環境中都找到通往風花雪月的境界之路。春夏秋冬除了風花雪月之外當然還有別的,就看眼光自然而然地望向何處了。紛繁紅塵,斑斕世間,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隨處皆是,只要你有一顆美好的心靈。
所以,無論你在哪里,無論天氣多么壞,無論環境條件多么惡劣,都要以開悟、釋然的心境相待,記得帶上自己的陽光。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都有全新的內容。不要滿足于昔日的成績,不要沉湎于往日的苦難,放下過往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新一天新的生活,去認真學習新的知識,去真心結識新的朋友,去努力做好新的工作,去精心吟誦新的詩篇,去靜心聆聽新的樂章,去細心發現本真規律。每一日都是這么美好,給生活一個微笑給自己一個笑容吧,帶上陽光,走在每一個新一天的路上。
附贈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