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分析上面的六大悖論,不難看出:悖論都是人為的。良性悖論是邏輯博弈,惡性悖論是騙局。粉碎悖論騙局主要靠感覺和直覺,這是最精確的計量,也是互聯網的基本原理之一。這是由互聯網的人文屬性決定的。而科技,屬于IT和電信。
基于這種認識,我們就有可能正確分享互聯網營銷的價值觀和方法論。
酒爺老謝:所以,傳銷邏輯開始滲透水軍體系。
仲昭川:為了提高針對性和互動性,請允許我提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什么是營銷?第二個問題:什么是互聯網營銷?
實不相瞞,我曾經看了營銷的書,上了營銷的課,拜了營銷的師父,也不知道什么叫營銷,為什么?就是我那時候沒有顛覆自己,沒有跳出這個維度,互相爭論,誰也不傻、誰也不高。懂營銷的賺不著錢。賺到錢的,根本不管什么營銷,甚至聽到營銷就想吐。
史賢龍:上面這段話,我還真是有點同意。葉茂中算不算靠營銷掙了錢的?
仲昭川:他是另外的路子,改日單獨談。他那叫“大套餐乾坤術”。老史難道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你看看你自己,辛辛苦苦干了十年,買了一個帶花園的商品房,就覺得很有面子。人家高中都沒畢業,舒舒服服玩了十年,就買了八輛飛機、四十個游艇。怎么跟人家比?為什么沒法比?因為在賺錢的角度上,他的維度比你高的多,你永遠不知道那個分錢的世界里發生過什么。不要認為人家都是在坑蒙拐騙,只要公安局沒抓他,你就先別這么認為。換一個維度談營銷,會怎么樣?簡單多了。
互聯網營銷,就是營銷,就是關系,就是建立關系,這跟以前說的營銷,完全兩碼事兒。在新的維度下你一看,科特勒就是個混蛋,根本不為消費者著想,一門心思幫著企業賺錢,最終還把企業給害了。
史賢龍:2005年,我剛進入咨詢,有個朋友跟我說,咨詢公司80-100人,都是高知分子,一年才做2000-3000萬營業額。人家開餐館的老板,小學畢業,一年做2、3個億。根本體現不出知識的價值。
仲昭川:我們今天晚上要說的營銷,是正規的營銷,是合乎良心、合乎天理的營銷,把它放在傳統的維度里,沒有什么超越。就是拜把子。古往今來的英雄好漢,都要拜把子。劉備要拜把子,王亞樵也要拜把子。王亞樵是個頂天立地的人物,不僅拜了很多普通把子,還拜了蔣介石和戴笠為異姓兄弟。
諸位!到了今天的互聯網時代,你還聽說誰還拜把子嗎?沒了。如果有人跟我搞基,我會微笑著拒絕。但如果有人跟我拜把子,我當時就會吐。太惡心了。同樣的事情,維度變了,玩法就變了。在剛才的那兩個問題里,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營銷,一個是互聯網。前幾講,我們闡明了互聯網基本屬性是人文的。這種人文的本質,是關系。順藤摸瓜,就很快發現:互聯網營銷的本質,就是通過互聯網建立消費者關系。接下去的銷售,就是發生關系。
袁文捷:仲哥,這一點上有點意見。完成銷售是需求。關系有作用,但是充分條件,不是必要條件,關系用于售后、客戶粘性、重復購買有效
仲昭川:銷售我們再談。但無論如何,千萬別再把營銷跟銷售聯系在一起。誰讓你跟銷售掛鉤,你就讓他滾蛋。營銷就是營銷!朋友們,關系啊!發生關系啊!這是心靈的活動。
再換一個維度,跟大家談談營銷。我是農村長大的,經常回農村,那里廣大的親友,很多已是陌生人,連朋友都算不上。喝起酒來,不把我放倒不算完,美其名曰:不喝就是瞧不起他。本來嘛!我就是瞧不起他嘛,喝再多也沒用。莫非他不知道?他還真不知道。他不缺心眼兒,只是跟我的維度不一樣。他覺得把我喝死,才算親情。這叫心靈的距離。一萬個人,就有一萬個維度。
史賢龍:現在專賣店都在讓店員與進店客人搞關系:加微信、互粉等。
仲昭川:我們今天在一起,能夠深談互聯網營銷的本質,卻并不是面對面,彼此也根本不認識。此時此刻我們分布在世界各地,身邊的茶都是老婆親手給泡的,咱們各喝各的。但我們的心靈在一起,所有的智力活動,都在同一個維度。
營銷也是如此。無非是把產品和服務跟消費者放在一個維度,讓企業和消費者不喝酒、不拜把子,就直接建立關系。就這么簡單一事兒。至于這種關系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不再是營銷的使命,而是產品與服務的責任。
這就使營銷更能夠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扮演一種公開、公平、公正的角色。這,叫公信力營銷。這才是互聯網營銷的真面目。即便是企業花大錢所做的營銷,也都置身于所有消費者眾目睽睽的監督之下,沒有公信力萬萬不可。
(仲昭川老師《互聯網黑洞》總裁班系列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