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如果你覺得上面的情景是科幻,那就錯了。不妨看看十年前的智能家居系統今天已進化到什么程度;更不妨百度一下各地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都在做些什么樣的項目。這些年,全身癱瘓的霍金用眼球轉動來寫作,對他自己而言,利用的就是局部的物聯網。這是最直觀、最著名的案例。
史賢龍:特斯拉來了。智能家居已快速形成為新產業,規模正在擴大。
仲昭川老師:正如《互聯網黑洞》書中所說,在廣域物聯網的環境下,由于觸摸和感應,屏幕窗口將無所不在,而且可以任意拉伸和轉變。互聯網入口不再僅僅是手機和電腦。互聯網和人的關系也不再僅僅是發布和瀏覽、點擊和被點擊。所以,技術上早已不存在問題。物聯網至少是一種智能互聯網。
物聯網發展和普及的進程,關鍵在于物聯網在局部的利益博弈和整體的無奈等待。我大學班長現在是知名跨國公司的總裁,不久前在中國一個三線城市跟民營企業家聊天。民營企業家躊躇滿志對他說:智慧城市是個筐,什么都能往里裝。
民營企業家這個詞匯,接近于貶義詞。但頂著這個貶義詞的人們,如今已經在物聯網領域隨心所欲布局自己的財富帝國了。這是一種更大的信息不對稱。他懂,別人不懂。于是,他就隨便發財。物聯網帶來了無窮的誘惑和滿足,更帶來無窮的成本和利潤。但玄妙的是:無窮的利潤還未產生,無窮的成本投入卻讓很多人先發了起來。
史賢龍:智能城市,現在就是在圈地、圈政策錢。
仲昭川老師:正如你家蓋旅館,還未開張迎客,蓋旅館的包工頭已經從你兜里賺了十幾萬。過去人們想發大財,都是拼命蓋高樓、建新城,落下罵名;現在更簡單,你只需把現有城市從里到外來個一魚多吃即可。這,就是在座諸位群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