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跨國企業是以這樣的工作作風把企業做強做大的。倘若你的企業沒有特殊的背景,也不占據剛需的社會資源,這種作風只會使企業萬劫不復。
成功并非偶然,雖然不可復制,但有跡可循。
專業的價值體現是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雖不能保證一定能成功,但可以最大化的接近成功。因為專業的方法是有理有據,有章可循,所有假設性的論點都有實際的數據作為有效支撐。如果你遇到有人見面就向你保證他一定可以做成功并幫你創造一個奇跡,恭喜你!遇到騙子了!
在策劃產品時,肯定要了解消費者偏好和產品賣點。
在策劃品牌時,肯定要清楚品牌的定位和品牌的目標受眾群體。
以上是最基本的確定條件,但是支撐這些論點的論據是什么呢?難道靠天馬行空的創意嗎?一定不是。
很多人在進行前期策劃工作時,閉門造車,找一群“經驗豐富”的所謂的大師來一場頭腦風暴,請幾個人做做點評和訪談,完事。這種形式化的工作流程是國內絕大多數企業和市場策劃人員的工作常態,打工的只是混口飯吃,最終還是企業買單。所以這種作風的最終受害者是企業。“土豪”們為了一時的任性終歸要付出慘痛的代價,任性有風險,做事須謹慎。
進行新品策劃時,首先需要拿到最詳盡可靠的市場數據。如同打仗一樣,開戰之前你總要弄清楚敵情和現狀,如果你連自己的敵人是誰都不知道,這仗怎么打?
有些人覺得這樣做沒有必要,感覺自己非常了解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沒有建立在數據之上的自信都是盲目的,一個產品或品牌是面對千千萬萬的消費者,沒經過市場調查之前,誰都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能對一個新的產品或品牌產生同樣且正面的認知。相同的一句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相同的顏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感解讀;更何況是一套復雜的品牌表達系統。不經過科學的測試,肯定存在方向性的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