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工告別職業中毒需巧開“良方”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汽車制造業、建筑工程及其相關產業如住宅裝修、家具業等也有了長足的發展。這都離不開油漆工作出的一份巨大貢獻,而這個群體是以農民工為主體。這些油漆工多是“自學成才”,缺乏職業安全與健康常識,不懂得自我保護,導致作業時安全隱患重重。由于長期處于有毒、有害場所作業和受到粉塵、放射污染等,導致油漆工患職業病死亡、致殘、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人數不斷增加。據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環境監測中心公布的數字顯示,每年因裝修而發生的中毒死亡人數多達11萬,油漆工更是首當其沖。因此,油漆工職業病的防護應引起大家的重視。
由于油漆中有毒物質多,對身體的危害也呈多樣性,有急性中毒、慢性中毒,慢性中毒潛伏期可達數十年。而假冒偽劣油漆對身體的傷害更大。據了解,在油漆市場常會見到許多劣質油漆、黏合劑中含有苯,這類有機化合物可通過呼吸道、皮膚等進入人體,侵犯神經系統、造血系統和肝臟器官。中毒早期以白細胞持續降低為主,中期可發生皮膚紫癜、牙齦出血、鼻衄等,最終發生再生不良或再生障礙性貧血。
涂料中的苯為無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體,專家們稱之為“芳香殺手”。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已確認苯為人類致癌物之一。現在國內油漆作業已經杜絕使用苯作為溶劑,但還在使用二甲苯。這些溶劑漆在形成涂膜的過程中,所含的苯及一些毒害性低分子化合物就會釋放出來。長期接觸苯系混合物的工人再生障礙性貧血罹患率較高,并可引起白血病。長期反復接觸低濃度的苯可引起慢性中毒,主要是對神經系統、造血系統的損害,表現為頭痛、頭昏、失眠,白血球持續減少、血小板減少而出現出血傾向,如牙齦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點或紫癜,女性月經量過多、經期延長等癥狀。大多數油漆具有高度親脂性,極易通過細胞膜,蓄積于中樞神經系統內,所以長期接觸油漆極易導致大腦細胞受損,誘發中毒性腦病。慢性溶劑中毒綜合癥、慢性油漆工綜合癥、神經精神功能紊亂等,就是“誘發中毒性腦病”中最典型的代表。
油漆之所以易于誘發神經系統病變,一是因為它本身具有的神經毒性,譬如甲苯毒性就很劇烈,二是其中所溶解的溶質的作用,如鉛、鎘、錳等重金屬離子的負面影響。除此之外,長期接觸這些有毒物質,會影響下一代的生長發育。
病學調查顯示,在接觸油漆的工人中,早老性癡呆病發病率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