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言: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而千年以來,從古到今,世人皆有感慨:哀莫大于心死;兵強于心而不強于力。
眾多真實的成長故事與成功典范也驗證了:沒有哪一種選擇比觀念與態度的選擇來得更為重要。有調查研究發現:一般人解決的是技術問題,技術提升只能提升10%的生產力; 系統的提升可帶動50%的生產力提升;而觀念與態度的提升,生產力的提升可為200% --500%。
據蓋洛普機構估算,僅美國就有2200萬以上員工心態格外消極或“完全處于怠工狀態”,這種四處蔓延的消極心態不僅令人沮喪,而且代價高昂:每年, 消極心態導致的低效率使美國經濟損失2500-3000億美元,如果加上工傷、病假、人員流失、曠工、欺騙等行為,這一損失每年超過一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GDP的10%。
從企業角度出發,擁有對組織有由衷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忠誠度、高素質、專業、敬業、樂業、愛業的職業化員工隊伍更是每個企業所追求的理想狀態。
因而,對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而言,技術或系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激發員工身上強大的精神力量,一種積極進取、銳意向上的精神,包括:信心、希望;勇氣、進取;尊重、自愛;敬業、責任;自強、自立、自動、自覺等...這些要從員工內在的態度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