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陳平的管理之道》
作者:王澤仁
曲逆侯陳平,西漢開國功臣,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士,在謀臣中的地位僅次于留侯張良。曾先后六出奇計,在楚漢戰爭時期以及建國早期為大漢的創立和穩定立下了卓越功勛。
陳平少時在家鄉主持分配祭肉,甚為公平。父老鄉親們都對他交口稱贊。陳平豪言:“有朝一日,假使讓我宰治天下,我也能像分配祭肉這樣公平!”
漢高祖劉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漢,在位8年,于公元前195年駕崩。他的大老婆呂后臨朝稱制,諸呂專權,陳平韜光養晦,隱忍不發。公元前180年,呂后稱制16年之后,駕崩。陳平聯合周勃等開國老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誅滅諸呂,迎立劉邦第四子代王劉恒即位大漢天子,是為漢文帝。
在平定呂氏之亂中,太尉周勃的功勞最大,陳平欲讓位周勃,遂稱病不朝。漢文帝頗感奇怪,陳平向來身子骨健朗,怎么突然就生病了呢。遂親臨其家,欲問明原委。陳平答道:“高皇帝(劉邦)時,周勃的功勞不如臣;但在誅滅諸呂的過程中,臣的功勞不如周勃。愿以右丞相之位讓予周勃大將軍。”文帝聽從了陳平的建議,封絳侯周勃為右丞相(主相),功列第一;任命陳平為左丞相(副相),位居第二。
漢文帝登基一段時日后,對國事政務頗為熟悉,一日朝會上,文帝問右丞相周勃道:“全國一年有多少案件要審理?”周勃惶恐,不知如何對答。文帝又問道:“國家一年的財政收支情況如何?”周勃又答不上來,汗流浹背,異常慚愧。
文帝于是轉頭問左丞相陳平。陳平答道:“有主管人員。”文帝道:“主管者是誰?”陳平回道:“陛下想要了解案件審理的事情,可以責問公安部部長(廷尉);如想要知道國家的財政情況,則可詢問財政大臣(治粟內史)。”文帝繼續問道:“既然各種政務都有相關人員在主管,那么你管什么呢?”陳平叩首道:“微臣的主要職責是管理群臣。陛下不以臣愚駑,使臣位居宰輔之尊。宰相者,上佐天子,下育萬物,外撫諸侯,內親百姓,遠懷四夷,近安民心。使百官各司其職,各盡其力。”文帝聽罷,點頭稱善。周勃在一旁聽的更是暗暗稱贊,大為慚愧。
散會后,周勃怏怏不樂,責怪陳平道:“左丞相,您平日里為何不教給我這些?今天我在圣上面前可是丟大人了。”陳平笑道:“老將軍位居宰輔之位,難道不知道宰相的工作職責和KPI是什么嗎?萬一哪天陛下問您京城中有多少盜賊,難道您也要如數回答嗎?”
周勃沉默不語,半晌不動,深感自己在治國方面的才能遠不如陳平,如再待在右丞相的位子上,豈不是有以功謀位之嫌嗎?身位居百僚之首,卻難堪大任,尸位素餐,圣上又會作何想呢?今日陛下問的不過是些尋常小事,尚且不知如何對答,往后還不知會問些什么呢。還是早日辭去宰相的好!
沒多久,周勃稱病辭去右丞相之位,從此陳平獨居宰相之尊了。漢文帝二年,陳平去世,謚為獻侯。陳平在世時,曾說過一段很有哲理的話:“我一生陰謀詭計,權詐無數,這是道家所禁忌的。即使在我這一代遭受報應,廢除爵位,那也是理所應當的,我的后世子孫再也難以復起了。因為我的陰禍實在是太多了啊!”
澤仁曰:“陳平、周勃,一文一武,安定漢室,其功盛矣!然則太平之世,陳平以文才顯長,周勃以武功見絀,出將入相,尊榮已甚,權勢遍及軍政,帝王豈安臥哉!文帝年資雖淺,為人沉穩老練,君臣一席對談,至使周勃汗顏,歸還相印,可謂綿里藏針、四兩撥千斤之效也。我觀陳平之智,足堪子房;所不同者,張良多陽謀,陳平多陰謀耳!”
作者簡介:王澤仁 職業講師
★時代光華高級培訓師
★京麓書院 國學講師
★創業達人、實戰講師
★清華、北大總裁班、培訓班特邀講師
王澤仁老師始終專注國學管理實戰應用,潛心研習中國古典哲學,對諸子百家各派學說皆有涉獵,深通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史家等;尤其擅長用歷史故事解讀經典哲理,王澤仁老師課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真正做到了中國管理哲學與西方管理方法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