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之死,高允之活》
作者:王澤仁
崔浩,清河郡東武城人(今山東武城縣)。北魏時期的著名大臣,官至司徒(三公之位),輔佐拓跋氏統一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人臣做到如此級別,也算是人生巔峰了。
可就在此時,崔浩兄有些飄飄然了,仗著自己的功勞以及領導太武帝拓跋燾(魏世祖)的信任,總覽朝政,大量提拔自己的親信擔任各州郡要職,并因此在人事任命上,與太子拓跋晃發生沖突。(他們的矛盾沖突不僅于此)
高允,渤海蓨( tiáo )縣人(今河北景縣),也是北魏時期的著名大臣,與崔浩同朝為官,且身為太子拓跋晃的老師。當聽聞崔浩任人為私、與太子拓跋晃公然撕破關系,對同僚管恬說道:“崔公估計要有災禍了吧,自己存有非法私心卻要和上級對抗,他將如何保全自己呢!”
不多久,崔浩、高允共同接受了一項重要工作:編修《國史》,太武帝拓跋燾反復叮囑:“我們家族的事情,無論好壞,一定要實事求是的撰寫。”
崔浩平日非常寵信兩位部屬,一個叫閔湛,另一個叫郗標。這兩位兄臺別的本事沒有,PMP(拍馬屁)不要臉的功夫一流。崔浩曾經注解過《易經》、《論語》、《詩經》、《書經》,閔湛,郗標讀罷,嘖嘖稱奇,向皇帝上書:“崔公之作,精微奧妙,歷代注解名家都不值一提,我們懇請陛下沒收國內其它所有注解版本,從此天下通行崔公版本,并請陛下下令讓崔公注解《禮記》,令后人得觀正義。”崔浩此時美的很,心想平日里沒白疼這倆兔崽子!
《國史》修成后,閔湛,郗標繼續發揚PMP(拍馬屁)的優良傳統,此時兩位兄臺已經進化到IPMP(國際化拍馬屁)的水準了。他們竟然建議將《國史》刻在石碑上,立在郊壇東(皇帝祭祀的神壇東側),好讓天下人都知道崔浩兄的豐功偉績!此時的崔浩,被這兩位豬隊友的迷魂湯灌得頭暈腦脹,分不清東西南北,他竟然答應了這項提議!并動用三百萬次勞動力鐫刻石碑,占地百步見方!
高允得知此事后,對另外一位同事宗欽說道:“閔湛,郗標這兩個家伙的餿主意,估計將陷崔家于萬世之禍!并殃及到我們這些參與編修的人士!”果不其然,北魏的老百姓看到石碑上,關于北魏先祖的記載,無論好壞,事皆詳實,毫不避諱。于是乎,百姓們茶余飯后的談資都是這些事情。鮮卑貴族們(北魏乃鮮卑政權)聞知,咬牙切齒,憤怒不已,他們認為崔浩刻史于碑,立于道路,這是故意暴揚國惡,有辱先祖,心存不敬!遂紛紛上書太武帝拓跋燾參奏崔浩。太武帝大怒,下令逮捕入獄,待罪議審!
崔浩入獄,太子拓跋晃滿心歡喜,但其老師高允也受到牽連,太子欲救高允,并想借此良機搬倒崔浩,遂想盡辦法將一切責任歸罪于崔浩。便在父親拓跋燾面前說道:“高允乃小心謹慎之人,編史的工作,他地位卑下,人微言輕,一切都是由崔浩做主,請赦免高允的死罪!”太武帝拓跋燾召問高允:“《國史》都是崔浩寫的嗎?”高允道:“《太祖記》,鄧淵所寫;《先帝記》及《今記》,我和崔浩共同寫的。但崔浩事務繁雜,總覽而已,具體的撰寫工作,大多還是我做的。”拓跋燾大怒:“高允之罪勝過崔浩,不能赦免!”太子立馬又求情道:“陛下盛威之下,高允小臣,嚇的驚慌失措,語無倫次了,我以前問過他這件事,他都說是崔浩一人所為。”太武帝再次問高允:“是太子說的那樣嗎?”高允正色道:“自己罪當滅族,不敢欺瞞陛下,太子因為我是他的老師,哀憐在下,想救我一命。但我怎么能避罪呢!”太武帝聽后,對太子拓跋晃說道:“這個人正直啊,這在人情上是很難做到的,而高允卻做到了!到死都不改變他的言辭,這是誠實啊;作為臣子不欺騙君主,這是忠貞啊。應該免除他的罪過,并大大的表彰他!”于是,高允得以赦免!
太武帝拓跋燾親自審理崔浩,崔浩惶恐憂懼,迷亂不知所言,全無往日風采。太武帝命高允寫詔定罪,誅崔浩及其部屬宗欽、段承根等人,共一百二十八口,皆夷五族!高允不忍下筆,欲救崔浩,向太武帝進言,認為崔浩如果僅僅是冒犯皇族,不至于處死!太武帝大怒,命武士執高允,太子又趕緊替老師求情,太武帝說道:“沒有這個人,就該有幾千人被處死!”
行刑時,數十衛兵在崔浩頭上撒尿娛樂,崔浩呼聲震天,慘叫徹地,全無三公風范!太武帝同時下詔誅殺崔氏宗族,無論親疏遠近,概無例外!并連及崔浩姻親家族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皆夷其族!北方望族經此一劫,殄滅大半!
宗欽臨刑時嘆道:“高允近乎圣人了!”
他日,太子拓跋晃和高允聊天,責備高允道:“你這個人啊,不識時務,我替你開脫求情,你卻寧死不從,三番五次的激怒陛下,現在想來,還心有余悸啊!”高允對曰:“歷史是記錄人主善惡的,為將來勸戒,所以人主有所畏忌,謹言慎行。崔浩辜負圣恩,以私欲沒其廉潔,以愛憎蔽其公直,這是崔浩的罪責啊。但歷史乃是書寫朝廷起居、記錄國家得失,這是史官的重要任務,不能說有什么大的罪過!我與崔浩共同修史,生死榮辱,別無不同。我接受太子您的再造之恩,如果違背良心以求茍活,這不是我所愿的!”
拓跋晃聽后,動容稱嘆!
澤仁曰:崔浩之誅,死于恃寵,驕矜失體,輕信讒慝,終釀災咎。微末之罪,鑄萬世之禍;失足晚節,前功盡消矣!高允之活,在于忠貞,心存正義,以誠奉主,為人明睿,從政精察,此其化險為夷、轉禍為福之資也。
作者簡介:王澤仁 職業講師
★時代光華高級培訓師
★京麓書院 國學講師
★創業達人、實戰講師
★清華、北大總裁班、培訓班特邀講師
王澤仁老師始終專注國學管理實戰應用,潛心研習中國古典哲學,對諸子百家各派學說皆有涉獵,深通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史家等;尤其擅長用歷史故事解讀經典哲理,王澤仁老師課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真正做到了中國管理哲學與西方管理方法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