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一本書關于公眾表達的,網上有賣,據說很火。下面是書中所說的重要技巧。
【關鍵技巧一】 發現說服力的價值 李開復這樣做 沉默不是金
1974 年11 月,《倫敦時報》曾經對讀者作了一個調查,問他們心中最大的恐懼是什么?
猜一猜,排名第一的答案是什么?
你可能以為,“死亡”應該是人們最恐懼的事情。
其實不然,在這個調查中,“死亡”只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演講”。
不只是一般人會害怕上臺演講,連專業的演講人在每一次上臺時,都要經受心理的挑戰。
大概是六七年前,我參加了在美國明尼蘇達州舉行的卡內基業務會議,當天有一位演講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演說家哈維• 麥凱(Harvey Mackay)。介紹人指出,這位麥凱先生一年演講52 場,相當于每個星期都有一場,而且演講的價碼也非常高。
麥凱先生演講之后,坐在我們這一桌,旁邊有人問他:“您演講多年,什么大場面都見過了,是否偶爾還會害怕演講呢?”
這位麥凱先生回答:“每一次都還會害怕!”
你看,連這么大牌的演講老手都會對演講感到恐懼,可見害怕當眾演講其實是一種普遍的人性。
但是,這種與群眾溝通和表達自己的說服能力,真的是非常重要。如果你是企業的主管、領導人,想要求員工堅守企業的核心價值,認同企業文化,如果沒有良好的說服力,你該怎么做?
即使你是企業中最基層的職員,也常常有機會?臺做簡報。你希望在主管、客戶面前侃侃而談,完美呈現自己努力的成果,還是手足無措,語無倫次,讓人對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你身陷“卡桑德拉魔咒”了嗎?
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女祭師卡桑德拉(Cassandra),太陽神阿波羅向她求愛遭到拒絕,于是給了她未卜先知的能力,卻又詛咒她的預言得不到群眾信任。
在知名的特洛伊城大戰中,她曾預言特洛伊城會遭到攻陷,但是特洛伊人就是不相信她,把希臘人打造的木馬拖進了城內。卡桑德拉眼睜睜地看到自己的預言成真,卻無力挽回。我相信,在現實人生中,有著和卡桑德拉相同困境的人,其實不少。我在《贏在影響力》中提過幾個小故事,就和這種“卡贏桑德拉魔咒”有關。
其中一個,是臺灣惠普公司董事長何薇玲的故事。當年,她在美國工作時,有一天總經理找她談話,說公司即將進行部門職位的調整,有一個經理的空缺,但已決定派另外一個人上任了。
何薇玲一聽,不太服氣地說:“公司交代的任務,我都全力以赴,而且我的能力也不比別人差,為什么公司不選擇我?”
總經理說:“因為平日開會時,很少看到你發言。你總是自己一個人埋頭苦干,?果升你當經理,你懂得和下屬溝通,并鼓舞他們的士氣嗎?當你需要代表部門與其他單位協調時,你能從容完成任務嗎?因為我沒有看到你表現出溝通的能力,所以很抱歉,這次我不能提名你當經理。”
回家后,何薇玲大哭了一場,但是她也領悟了一件事:如果想在職場里出人頭地,就得學好溝通這件事。
由此我們了解到,缺乏良好的溝通能力,不能把自己立意良好的想法向別人表達出來,就像得不到群眾信任的卡桑德拉一樣,心中總是充滿挫折感。
親愛的讀者,你是不是現代的卡桑德拉呢?
也許,你的專業知識非常強,懂的事情很多,但是表達能力不好,其他同事都不相信你說的話,那你一定常常覺得痛苦;如果你為人父母,想和孩子分享人生經驗,給他們一些忠告,可是,你就是無法和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這也會讓你覺得很泄氣。
練習,突破心理障礙
那么,你該如何從“卡桑德拉魔咒”中跳脫出來呢?
讓我們來想一想,為什么公開向別人表達自己的看法是那么困難的事?我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缺少練習的機會,也因此,我們上臺時很容易心生恐懼。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很多人并不重視這種演說、簡報的能力。你可以回想一下,也許在小學、中學階段,你還有一些演講比賽的機會,除此之外,學校并沒有提供這方面的課程。因為升大學不考,大多數的老師、家長,也不認為該培養孩子公眾表達的能力。
出了校門之后,各行各業的人,不論是工程師、醫生,或是會計師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平時也很少有機會接受演講的訓練。他們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如果改善了自己的溝通能力,對他們的人生會產生多么不一樣的影響。
觀察臺灣的政治人物,你會發現,他們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意見沖突,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原因,就是團體溝通能力都不好,通常只會大聲吶喊,雖然能夠吸引立場相同的人,但是卻無法說服持反對立場的人,甚至會造成更多的誤解和對立。如果他們能夠接受一些演講的訓練,把話說得更鏗鏘有力,能打動人心,說不定他們的政治生涯都會有很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