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是小組保持活力的關鍵
作者 耿華武
小組活動是近年來課堂改革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們也一直深入研究。
小組活動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在課堂上以班級內的各小組為依托,通過各種活動形式,師生在一定時間內共同完成教學目標。小組活動是對傳統課堂最根本的改革,由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變為學生“獨學、對學、群學”,由教師與個別學生交流變為全員參與、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人人是老師,處處是講臺”,提高了教學效果。
給學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機會,提高了課堂效率。全班同學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相當一部分疑難,可以在第一時間通過小組活動得到解決,這是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望其項背的。
給學生取長補短、個性展示的舞臺,調動了課堂的積極性。由于小組活動形式多樣,賦予學生盡情發揮的可能,通過各成員之間淋漓盡致的展示,互相補充、整合、升華,學生們在激情中學習,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共同探討的好習慣。
給學生鞏固知識、溫故知新的平臺,強化了學習效果。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自學或其他途徑剛剛獲得的新知識、新信息,在小組活動中互相傳遞、共同檢驗,不僅夯實了已學的基礎,并且豐富完善了已有信息,同時成員之間在交流時還不時碰撞出火花。
給學生創造成功、享受快樂的空間,培養了學習興趣。人人都想展示自我從而獲得自身價值的認可,享受成功的愉悅,由于小組活動的全員參與,使同學們享受成功的機會多起來。
小組活動意義深遠
提高自信,培養了自主能動性。在小組活動中,通過組內的展示交流合作,學生從中得到了語言上的鍛煉,每一次的成功讓他們自信倍增,能在各種場合發言不怯場,談吐自然,充滿自信。通過自我探究對問題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擅長溝通,提高了交流合作能力。在溝通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合作能力是當今社會必備的素質之一,而小組活動的開展恰恰在這方面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提高了學生走入社會的適應性。
全員參與,提高了全體同學的全面素質。小組活動強調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都從中受益,能力得到鍛煉。
組間競爭,打造了集體榮譽觀念。小組是最貼近學生生活學習的基本集體,由于在課堂中處處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學生個體行為效果時時與小組的榮譽相關聯,學生的集體觀念得到加強,對本小組負責的責任感、榮譽感在短時間內就能樹立,學生的責任心集體榮譽感逐漸強化。
評價確保小組活力
小組活動的積極作用如此突出,如何讓小組長期充滿活力就變得至關重要,對小組科學的評價機制則是推動小組活動的潤滑劑。
小組科學的建構是實現科學評價的前提。目前各地對小組的構建原則都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這是在進行大量小組活動實踐之后,利于各組積極競爭的一個構建小組的基本要求。需要專門指出的一點是,各小組由于在一段時間之后會產生變化,當組間不能符合“同質”的時候,應適時調整。
評價內容既要全面又要科學。經調查發現,各地小組活動的評價都是經過了由課內向課外的發展,也就是一開始對各小組的評價僅限于課堂表現,后逐漸延伸到作業完成、生活習慣、日常規范等。對此,應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而定,總的原則是小組能掌控的才能納入小組評價內容之中,不能把那些和小組活動不相干的校園甚至校外的學生個體生活都納入小組評價之中。
評價對象既面對小組,又要落實到學生個人。比如我校在課堂中對小組的評價,哪個小組活動進行得好,首先要明確是哪些同學在哪些方面表現突出,然后明確給本小組加多少分數。這樣既激勵了具體同學,又激勵了小組整體。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不僅要關注到優秀生的出色表現,更要關注到后進生的進步。
評價既要注重課堂知識又要注重整體規范。評價要針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兩個方面,比如某同學展示過程中盡管出現了知識性的錯誤,沒有完成目標,但是落落大方,語言得體,也要進行肯定。
評價方式、激勵手段要多樣。要專門研究贊賞鼓勵語言的適切性,對教師也要不斷培訓,評價方式要對準學生的興奮點。激勵小組的手段要精神物質齊頭并進,櫥窗展示合影、頒發獎狀、獎杯、獎品、網站展示、公開表揚,等等,動用一切校園資源讓學生時時處處感覺到小組給自己帶來的成功喜悅。
小組活動評價機制是小組保持長期活力的關鍵,是小組活動的推動力,是小組活動得以生存發展的源泉,要作為小組活動的重中之重來抓。
(作者系河北省威縣趙莊人才學校原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