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直銷的方式將我們的產品賣給客戶”,戴爾提出這個主意在當時的美國并不是一件新鮮事,因為之前大型計算機和微型計算機也是直接銷售的,但戴爾公司則是將計算機直銷給所有的客戶。
戴爾之所以能夠創業成功,就是他深知,光有好的創意是不夠的,執行力的強弱決定了企業未來的命運。對于初步創業的公司,如何來檢測自己的創業執行力呢?《避開創業的九大陷阱》(機械工業出版社)列出了六個特征,幫助創業者思考。
具備相關領域的知識。例如要開創一家提供IT服務的公司,就要了解大型公司IT系統經常遇到的問題,如客戶突然增加時引起的安全以及可檢測量的問題;還要了解這些客戶面臨的挑戰,如預算不寬裕,希望在原有的系統上進行改造。創業
團隊中的成員,如果具備在IT行業工作的經驗,對行業有深刻的認識,都將是開展這些業務的良好條件。
應對快速增長的組織準備。當業務突然呈現快速增長時,對創業公司的
人力、物力和售后服務都會提出巨大的挑戰,所以要按優先次序做好組織的建設和準備,以應對這些挑戰。
要有打敗惡意競爭者的經驗。
市場競爭中,創業者必須勇敢面對那些希望徹底打敗你的人,不僅要檢測到這些訊息,還要推動員工闖過這些充滿競爭的戰場。
持續的風險管理。創業
團隊從一開始就知道他們必須對
市場的走向做出預測,但意料之外的變化常常令企業措手不及,所以堅持不懈地與潛在客戶和當前客戶保持溝通,了解最令客戶苦惱的問題,才能捕捉到
市場快速的變化,保持企業有足夠的能力應對一些潛在的風險。
創業
團隊最好具有不同尋常的經歷。
市場銷售技能、產品開發知識、
銷售領導才能,這是創業時,創業者頻繁接觸的領域。如果創業
團隊成員具備相關的經歷,則可以有效地推進企業運作。創業者還可以簽約雇用一些知名顧問,借他們的經驗提供自己的創業能力。
創業者要建立和保持強大的員工隊伍。在創業最初的階段,樹立企業
文化和價值觀與其他工作一樣重要。明確企業的發展目標,賞罰分明,和員工建立起互信關系,這些都是創業者應該具備的領導技巧。
在企業創始階段,大多數創業
團隊不可能都做到這六個方面,但可以用這個標準去衡量自己,找出自己欠缺的地方,設法彌補這些缺陷,這本身就是提高執行力的一個過程。
執行力是企業管理成敗的關鍵。要提高企業的執行力,不僅要提高企業從上到下的每一個人的執行力,而且要提高每一個單位、每一個部門的整體執行力,只有這樣,才會形成企業的系統執行力,從而行成企業的執行力,競爭力。"利之所趨"是人們的一種普遍的心理,企業應使員工明白,制度是企業整體利益與員工個體利益價值、利益的形式轉換,強制性制度約束隱含著可取利益,只要付出就有回報,從而激發員工群體的盡責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