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至今,作為天使投資人和順為基金創始合伙人,雷軍共投了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互聯網社區等領域內的幾十家創業公司,其中歡聚時代、獵豹移動、迅雷三家公司成功上市。小米科技雖然還未IPO,但整體估值已超過百億美元。雷軍曾在采訪中提到,自己投資的公司都是從沒有創辦開始。“我跟投資方討論我們做什么,討論和誰合伙,討論公司叫什么名字,討論怎么注冊公司。我可能扮演的更多角色相當于聯合創辦人的角色,因為公司沒成立,我差不多投了很多的公司都是沒有公司方式。”
盡管這些投資公司總融資早已突破10億美元,實際上,雷軍早期對每筆投資的金額大概是200萬人民幣。談及投資成功的緣由時,雷軍表示,其中一個核心原因是--自己成功預測了未來,而且看得很準。
近十年前雷軍就認為這三個領域非常有前途:第一個移動互聯網領域,“移動互聯網是傳統互聯網十倍大的規模,今天全力做一定會成功。”第二個電子商務,雷軍提到,自己曾跟投資公司的創始人說:中國電子商務的機會來了。第三個,就是投互聯網社區。“我幾乎沒有投過別的領域,投資的項目全部集中在互聯網這三個很窄的領域里。”
目前,相對于電子商務等其他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領域,在線教育產業在中國仍屬處女地,開發規模非常有限。盡管很多網校很早就已經出現,但涉及細分領域之全面、用戶群體之廣泛、市場需求之巨大的階段才剛剛開始。換言之,滿足廣大潛在用戶需求的產品和平臺還沒有規模化出現。從這一點上講,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是各互聯網巨頭,以及掌握海量線下資源的傳統教育機構,樂于投入資本和資源分羹的主要原因。
順為資本合伙人程天在接受鳳凰教育專訪時表示,基金的主要理念是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去尋找最好的公司,并協助公司的成長。在順為看來,在所有行業里,教育是相對較容易進行更新升級改造的行業,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教育市場呈現出越來越百花齊放、多元化發展的態勢。互聯網教育是順為目前相當重視、花了不少精力的行業,教育與互聯網技術結合能將傳統意義上的市場規模成倍放大,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優秀公司,下一個阿里巴巴也許就在其中。
看過《參與感》這本書的朋友都知道,雷軍非常強調互聯網創業的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和快。如果進一步形象化解釋,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想做好一家公司要學習三家傳統企業,一個是同仁堂,學它做產品,一個是海底撈,學它做口碑,另一個是沃爾瑪,學它做運營。這幾句話算是對雷軍企業經營之道的精辟概括。
順為資本合伙人程天表示,從共性來講,容易引起順為興趣的公司必須利用互聯網工具實施教育,不管是視頻、語音,還是APP。其次,順為非常看重用戶量,希望在它的局部市場里有相對海量的用戶,在其子市場里已占據相對較高的市場份額。此外,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要有創新點,公司最好已經有運營基本面的支撐。最后,執行力超強的團隊不可或缺,除了擁有互聯網思維,勤奮踏實等素質也必不可少。
從順為公布的投資案例來看,目前它布局最多的是在線教育市場,至少投資了八家公司,包括一起作業網、51talk、歡聚時代(YY)、小站教育等。其次是云技術、社交、金融、游戲和新媒體行業。電商行業的投資最為失敗,樂淘和太美已經關閉,凡客也大不如前。雷軍的投資似乎在有意避開O2O等BAT競爭最激烈的戰場,重點切入教育、老年市場、房地產和新媒體等尚未完全被互聯網改變的傳統行業。
有分析認為,雷軍旗下順為資本的投資策略與小米用戶有緊密聯系,試圖圍繞小米忠誠用戶的多元需求,通過投資打造一站式全價值產業鏈,挖掘目標受眾的潛在市場。眾所周知,小米用戶的發燒程度和黏性都相當驚人,該群體相對年輕化,屬于互聯網用戶中偏活躍的那一類,衍生出進修、學習、育兒、留學等需求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雷軍如此布局似乎是野心十足--要打造基于小米用戶訴求的生態系統。
過去一年,在線教育延續了2013年的集中爆發,成為最熱門的投資項目之一。不但有大批投資機構的資金涌入,BAT巨頭也瞄準了這塊香餑餑。經不完全統計,2014年全年在線教育投融案件超過60起,其中不乏超億元的巨額投資。除了傳統教育行業以外,投資機構以及上市公司巨頭皆有涉及其中,狂歡熱炒。DCM投資合伙人林欣禾也表示,在線教育還將成為來年熱捧的項目。但同時,這個領域也面臨著泡沫破碎的危險。盡管危險,其折射的美麗光線還是吸引著一批批人進入。
據易觀智庫分析師王瓊介紹,2014年中國互聯網教育市場規模達到1334億元,預計到2017年時市場規模將達到2864億元,平均復合增長率27.7%。從數據上看在線教育市場是比較大的。此外,發展前景的看好也引來了資本的青睞與大量涌入。據業內不完全統計,2014年在線教育領域投融資合計就已經超過了44億元。
除了資本大鱷們的資金注入,業內大佬也都在紛紛跑馬圈地。據了解,近段時間以來,幾乎每周都有一些新產品、新玩家、新玩法進入在線教育行業,其中既有新東方、好未來、騰訊課堂、淘寶同學這樣的教育產業和互聯網巨頭,也有YY、網龍、萬達、科大訊飛這樣的跨界大玩家。“從整體上來看,目前我國在線教育行業還處于市場啟動期,傳統線下教育機構開始互聯網化,互聯網巨頭開始布局整合。” 易觀智庫分析師王瓊表示。
有人看到了未來發展的契機,也有人嗅到了背后潛藏的危機。相關分析就指出,資本大量涌入的同時,在線教育行業的泡沫也已出現,此前一些在線教育公司的倒閉已經給行業敲響了警鐘。更讓人感到擔憂的是,在美好市場前景的吸引下,開始有越來越多本來不懂教育的人進入到在線教育市場中來,并且因此倒閉的公司已經不在少數。其中一個較為業內所熟知的失敗案例,即世紀佳緣創始人龔海燕在線教育創業遇挫,其創立的梯子網、那好網、91外教網先后花光融資宣布解散。相關統計也顯示,僅僅在2014年,在線教育領域已有30余起失敗案例。
洗牌是很多行業都必須經歷的事情,經過初期的用戶快速增長和公司的紛紛進入,如果盈利模式沒有得到市場認可,公司又會紛紛退出,這時市場整合洗牌就開始了。“2014年的在線教育公司倒閉潮已經預示了這種發展趨勢,接下來的兩三年就會經歷市場整合。”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待整合完成后,找到成熟商業模式的公司會活下來,甚至開始IPO,增加收入實現盈利,整個行業質量也都會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