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云南西雙版納二中開啟《消除教師職業倦怠 打造幸福人生》主題培訓。
教師的職業素養近些年得到社會、國家廣泛的關注,互聯網時代,教師的行為與職業道德素養成為日常話題。
教師的言傳身教是教育的推動力,老師沒有往前走,學生是很難前行。
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成就感,才能確保教師的思想統一性、提高認識、明確職責的目的,無抵觸、無抱怨、無雜念,身心入門,傾入感情。
傾入了感情的教育,才能推動教育創新的變革,用科學的、藝術的工作方法,去管理班級,管理學習,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讓學生在自身的教育和影響下,健康快樂地成長,不斷地進步。
本期吳剛老師有會帶來什么新的觀念。
教育追求是我們對于教育根本問題的個人價值取向,它決定著教師關于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吳剛老師這樣說。
大多數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缺乏正確的定位,缺少方式方法,容易被大環境所影響。
時常也會抱怨學生生源差、教師的大環境不如以前等等系列問題,教師群體也是需要定期的心態與職業素養培訓,及時更新觀念,以面對現在的00后、10后孩子,面對80后、90后家長。
吳剛老師從心理學、教育學的角度,對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老師們不僅探究了問題的根源,更認識了自身存在的問題,是一次難得的自我審視與反思。
課后,尹峰校長及余副主任做了總結發言。
余副主任說,工作就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既然我們仍是教師,就要從這份工作中找到神圣感和幸福感,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職業,并將它當作自己追求的事業,那工作起來就會心情舒暢,充滿激情和創造,更可能有所建樹。
尹峰校長說,這次講座實用性強, 通過本次講座,老師們認識到了如何理性地對待自己所面臨的困境與壓力,并知道了如何積極尋找健康應對這些困難的方法,更好地處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提升工作與生活的幸福指數,從而使自己的職業生涯更加精彩。
透過案例與視頻分享、從心理學、教育學的角度,幫助教師解決自身定位,梳理教育教學中的問題,下一階段培訓再會。
教師發展問題,在每個學校有不同的表現和現象,關于此類問題的培訓先已經開啟定制課程預約,5、6、7月、8月行程均在安排中歡迎來電咨詢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