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長。
——著名管理學家彼得·杜拉克
綿陽中學實驗學校坐落于中國科技城——綿陽。
綿陽市屬國資獨有公司——綿陽教育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全額投資修建的一所高起點,高品質,高標準的國際化寄宿制高級中學。
學校是四川升學新大戶,“四川省十強高中”,“中國頂級中學100強”。
學校管理團隊理念先進,水平一流,擁有豐富而獨特的成功經驗,借鑒國際高中教育管理的成功辦法,實行全新的、科學民主的管理機制。
學校堅持“為每一位師生創造最佳的發展空間”辦學理念。
學校關注生命發展,推進素質教育。
學校尊重興趣,發展個性,追求卓越,臻于至善,極力倡導快樂學習及健康成長。
中國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華南區主任,國家高級生涯規劃師,教育部十三五重點課題主持人——吳剛老師。
受邀為綿陽中學實驗學校全體行政老師作了“‘打造卓越型?智慧型教育團隊’方案學習”報告,報告于克勤樓三樓會議室舉行。
“請在坐的各位行政老師談談:什么是管理?”講座一開始,吳剛老師就開門見山拋出了問題。
“管,就是管得住;理,就是理得順”,政教處副主任龐現霞老師則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對龐主任的回答,吳老師以“家”為喻,說明了培養老師們責任心的重要性。
每個人的家中,不會有“節約用水”、“出門請關燈”、“不要隨地吐痰”等標語,但人們在自己的家中總會自覺地遵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每個人對自己的家都有著強烈的責任心。
而學校管理團隊的最重要之處就是培養老師們對學校的責任心意識。
接著,吳剛老師談到管理與被管理的雙方各自認同怎樣的對方。
管理者們都喜歡大氣、陽光、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員工,反之,被管理的一方也認可善解人意,積極向上的領導。
這充分說明了“狀態”決定了管理過程中雙方的角色認同,這就對管理者們自身的修養及管理藝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才能鍛煉出管理者們積極向上的領導藝術呢?
吳剛老師提出了四點自己的見解:
1. 有人味。
人味指的是“人情味”,任何員工都會認同有人情味,有人文關懷的領導,都愿意在具有濃厚人文關懷的環境下工作。
這就要求領導們要具有“人人為我師,我為人人師”的寬廣胸懷及工作能力。
2. 能容人。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任何一個團隊中,總會有積極的人和消沉的人;大方的人和小氣的人;充滿陽光的人和意志消沉的人;善于服從的人以及愛和領導作對的人。
管理者必須學會容人,心能容多大的人就能成多大的業。
3. 有責任。
吳剛老師用行人過馬路的例子生動地講解了什么是責任。
馬路對面綠燈亮起,一位行人遵守交通規則穿過斑馬線,突然一輛不遵守交通規則的汽車橫沖過來。
行人深知若出交通事故,汽車司機要負全部的法律責任。
但又是誰承受著身心最大的痛苦?行人逞一時之氣而讓自己受到終身傷害,是否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呢?
吳剛老師的分析讓人深思。
而作為員工,又應具有怎樣的責任意識?
“合理的要求是種訓練,不合理的要求則是種磨練”,吳剛老師以電視劇《亮劍》中獨立團團長李云龍以實戰的要求自己的士兵進行刺殺訓練為例。
告訴我們責任心的養成要具有“叫板”的意識,才能激發自己的無限潛力。獨特的解析視角發人深省,讓人深思。
4. 有增減。
同樣的一瓶礦泉水,在普通的超市價值2元,在高檔的酒店價值十元,而面對一位在沙漠中饑渴難耐的跋涉者,它則價值連城。
任何一名員工,所獲的報酬是自身價值的體現,所有的一切都是價值的對等體現。
一位被員工尊重的領導必定是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影響力就是對別人有幫助的能力。
吳講師有關團隊執行力培訓的講學,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受到了翟校長及管理者的高度認可與贊譽。
通過吳剛老師的引導,許多行政老師紛紛說道,改變了思維方式,調整了教育狀態,受益匪淺。
而吳剛老師新穎獨到、幽默睿智的演講風格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